在线客服
客服热线
0371-63752045 0371-63752045
服务时间:
8:00 - 24:00
客服组:
在线客服
QQ:

内页-上部

发布时间:2020-02-24 00:00:00

第九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征稿工作启动,欢迎各地山水画家创作精品参加,为祖国70华诞献礼(组委会电话:0371—63752045  65754017 并请关注近期各大媒体征稿通知)!

院长有约

全部分类

通讯地址:郑州市丰乐路与博颂路交叉口路东1号楼郑州市中原书画院  
邮编:450053
电话:0371-63752045 (传真)
63754017(办)
手机:13503814805               
邮箱: 
948057433@qq.com

/
/
艺术人生的智慧之光

艺术人生的智慧之光

2014-03-21 10:29

 为胡宗玉《我的中华情》诗集作序 △张本平

 

    诗言志,诗言情,诗歌也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媒介。诗歌在世界每一个角落生活的人们心中都占有最美好的位置。因此,世界上有那么多经典的诗词歌赋久远地回响,那么深刻地印在人们心底。那些脍灸人口的诗句源远流长,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人类的诗歌虽然由不同种族的诗人用不同语言写成,但诗歌的灵魂与诗人的情感却是共通共融的。我们期待着诗人们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歌唱人民、抒发真情的优秀诗作,期待着更多诗人立足本土,关注世界,为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作出贡献。近日,甘肃兰州诗人胡宗玉邮来他即将出版的《我的中华情》诗稿,要我为此书写点文字。逐篇看过,我惊喜地发现这个阅读过程是一个渐入佳境的过程。这是我在阅读之前未曾期待过的。什么是渐入佳境呢?就是我逐步被他的诗作所吸引,乐意读,将阅读自然地转换为欣赏,欣赏中不断带来欣喜,所谓悦目赏心也。这真是没有想到的一个意外。
    《我的中华情》诗稿出自胡宗玉之手,出自这一位特立独行的老年诗人之手,使我备感兴奋和欣慰。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生命力、魅力和穿透力,又一次在此诗稿中得到验证。胡宗玉以他自己的感悟、自己的语言、自己的作品,步履矫健地行进在“以艺术之人生完善人生之艺术”的道路上。他以诗人敏感的心灵和诗人独有的情怀,已经进入“学者型诗人”的队列。
    欣赏着胡宗玉的一首首诗篇,仿佛看到了他埋头于书房的情景,仿佛看到了他行走在路上的身影。读了他这部诗稿,我感觉就读懂了他这个人,读懂了他这个人在阅读和行走中的成长历程。
    此刻,当我在郑州写作这篇序言时,诗人胡玉宗已年满84岁。84岁之于诗歌,之于一位血液中流淌着不竭激情的诗人,与48岁的人生没什么差别。在这里,我想表达的是,随着时光的推移,后来的人们终将发现,在某个年代,在中国,一个品质高洁的诗人,以什么样的诗歌记录了他所深刻体味的人类情感。如果后来的人们能够想象他的眸子,就能够从中看到年轻的花朵。请相信,那是绝对真实的不含一丝杂质的诗歌语言,它在风中摇曳,它倾吐,就如对梦一般的花朵致意。从他的诗歌中,吾惊奇的发现,诗人怀着的那一颗永远年轻的心。在当今社会时风浮躁年代里,胡宗玉以他的敏锐、诚挚、激情、坚守与发现洞穿隐秘,就如揭开瀑布般的水帘或轻抚散发异香的睡莲,是这两种姿态让我们确信,两性世界其实就是最美丽的诗歌。对胡宗玉而言,所谓他这个艰辛的年代,其指向诗歌的意义有两种,一是热爱,二是坚持。
    胡宗玉是那种看上去温厚含蓄、骨子里却基因疯狂的诗人。他的诗歌如《我的中华情》、《游开封府感》、《凉州行》、《话重阳》、《颂长城》还有很多很多,无不呈现萌动和激越,这是很多有灵的诗歌——有灵的诗歌是呼吸,是凝视,是远隔万里近在咫尺,是通过诗歌实现的触摸,是风吹云动,是细雨绵绵、大雨倾盆,是一触即发的怦然心动;是诗人年轻之心的肆意驰骋,是絮语,是狂热,是牧人挥鞭,是农人犁地,是铁匠打铁,是诗歌留在人间的不会风蚀的印痕。在最深的体味里,胡宗玉的诗歌是不可治愈的疼痛与蔚蓝天堂一样不可拒绝的欢乐。
    反复品读胡宗玉的诗歌稿,笔者认为他的诗作如斧凿精雕般精细,在蕴含的无限柔情中,我们可以看到经验、炽热、胸怀,甚至还可以看到肌肤细腻迷人的纹理。他的描述从未脱离最初的源头,不要联想出发地,那是诞生地——就是那个地方,那个让诗人感觉到最初魅惑的地方,是诗歌为我们营造的美好的精神家园。说到诗歌,感觉与描述的差异是永恒存在的。胡宗玉的诗歌、他的存在于诗歌河流中不息的脉动、他的痴迷,紧密贴近生命的本质。在《我的中华情》诗稿中,在他后来的诗歌中,他从不背离最为直接的想象。“诗集”分上下两集,特别是上集,共有270多首诗,其中写革命领袖和国家领导人有30多位,写解放军元帅将军有50多位,写中国历史上和当年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与英雄人物有100多位。在一部“诗集”中写这么多这么广的人物,特别是多是社会上层有政治与深远影响的人物,对人类社会和国家有重大突出贡献的知名人士和英雄人物,是很少见的,也是很不好写的,难度特别大。写人物题材的诗词比其他题材难写,即要做到有根据事实真实,又要做到笔者对人物的认识客观,评价准确恰当,语言正确,用词造句得当,更不能有偏见和误解。胡宗玉在写诗之前之后都特别慎重,非常用心,查找阅读有关资料,在对人物评价,用词造句、韵调等方面,都是反复斟酌推敲的,做到了准确的把握。
    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时断时续的阅读胡宗玉的诗歌,我惊异于他充沛的创作精力,拒绝平庸的诗歌语境,和他的不可替代的诗歌触觉。他的诗歌,在被当今诗坛忽视的前提下隐入纯粹的背景,感觉就像隔着河流在蓬勃的彼岸旺盛生长的庄稼。他是一位习惯在夜晚歌唱的诗人,那里远离俗世,铅华不存,被他编织的夜晚层次有序,起伏不定,那么美丽。实际上,他是一个虔诚接受启悟的人,在这谋名谋利的年代,他是一个技艺高超的游者,深入浅出,潜心求艺;他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人,在家中生活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他和聪颖的孙女胡杨相依为命。胡杨画画他在画面上题诗鼓励胡杨上进,如今胡杨大学毕业有了稳定的工作,在爷爷不断的教诲下,其绘画也进入佳境。胡杨在电话中对笔者说:“是爷爷给了我艺术的生命。”在人类精神的层面,他借助诗歌,使美丽的心愿可以接触。几十年来,他不断看书、读画、行旅、创作,凡有所感、所悟、所得,他都及时记录下来,激情撰诗,日积月累,零篇散章竟自汇成了洋洋大观。在《凉州行》一诗中,胡宗玉纵情歌唱:“‘何处寻觅古战场……’”。应该承认,写出这种诗歌的人,是幸福的。写出这种诗歌的人,在当今的年代,微笑着面对人世,他绝对不会直白的告诉你生存的手段,而是通过看似收拢翅膀的诗歌,暗示飞翔的快意。胡宗玉的诗歌其实无需理论定位,当他的心中开始回旋诗歌的节奏时,他的诗歌语言是丰富的,他储备了足以表现三生的体验。他对细节的描写来源于细节,于无声处尽情展示了翅膀下的温情与休憩的恣态,在幸福的长途中,他不言疲惫。恰恰相反,在诸如《颂长城》与长诗《我爱梨花》里,他所给予我们的是亲历的一切,充满诗意的历险。
    保持一种精神姿态,一种非常接近探索与献身的诉求;保持鲜活性,在无所不在的悖论中亲近真理;保持童真,在阶梯一样的幻影里发现纵马弛骋的人从春季抵达夏季,然后张望后两个季节,这是轮回;保持优雅,但不失奔放;保持如绸缎般柔软密集的冥思,让渴望的心守着笃定;保持凝视,给现在和未来一个誓言;保持恒久,确立一个又一个例证拥有不同的核,它们在不同的时刻闪耀光泽;保持伟大的想象力,让亲爱的、有些诡异的、不朽的、非凡的意象进入结构——这就是胡宗玉的诗歌,在当今兰州诗坛,他拥有“一片天地”。
    胡宗玉这一诗集的诞生,应当与他这些年远离世俗纷扰,一心求艺的隐居生活有关。前人说:“小隐隐于山林,大隐隐于市。”他说:“关键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这句话我赞同。胡宗玉的写诗工作室在他家,虽在都市高层建筑的一楼,但室内、室外有花有草,有鱼有鸟,他便以屋宇为天地,以心灵为自然。在闹市的净土中,他时时沉吟、反思:为什么人只有在临终时才能彻底忘掉尘世的牵绊,才能正视生命的根本涵义?为什么不能早一点做人生的回顾,早一点正视生命的本义呢?我明白,这部诗集其实就是胡宗玉对上述思考的一份沉甸甸的、合格的答卷。全书分为“上集、下集”,共构为一首跌宕起伏的人生感悟交响乐,其间流动的诗律时有变化,立意各有侧重,但艺术人生的悟道精神贯穿始终,而且不时闪烁出智慧的火花。我不由产生了意外的惊喜和感动。
    有一天,当时代开始重视一个人的年代时,很多人或许就会彻悟,原来我们多么需要诗歌,多么需要胡宗玉这样的纯粹的诗人。这个诗人,在数十年往昔里不畏寂寞,在长夜,他是一位高举心灵火炬的人,他是诗歌光芒照亮生活一隅,那是他的世界。毫无疑问,胡宗玉是优秀的诗人,他的诗歌是珍贵的心血结晶体,是勇敢的披荆斩棘的奋进者,是脉动呼唤并拥抱另一种脉动,是爱的箴言存在于世的证明。是的,胡宗玉是一位深刻洞悉了长夜的诗人,他几十年笔耕不辍的身影让我们笃信,诗歌活着,正值青春期,旺盛、优雅而美丽。
    现在,胡宗玉把自己的数十年诗作汇集成书,不仅对自己是个总结,也是他多年创作过程的一个缩影。我三年前在兰州饭店与他交流,写诗贵在提练诗意启迪人,特别要贴近历史,贴近生活,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要学会用艺术家的慧眼观察事物和社会,体悟大千世界,要做到文如其人,要一身正气,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有真挚的感情。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诗来,才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才能使我们的诗作更真、更善、更美。总之,笔者看了胡宗玉的诗稿,对他取得的成就十分高兴,特别是他不谋名利,默默耕耘,坚持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写出了不少好诗,这一点我很赞赏。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尤其是对于有担当的诗人来说,这种精神更为重要。我希望更多的艺术工作者都能保持这种毅力、锐气和思考,也衷心祝愿胡君宗玉挚友艺术之树长青,笔下再丰收。希望此书能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是人生的启迪。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