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客服热线
0371-63752045 0371-63752045
服务时间:
8:00 - 24:00
客服组:
在线客服
QQ:

内页-上部

发布时间:2020-02-24 00:00:00

第九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征稿工作启动,欢迎各地山水画家创作精品参加,为祖国70华诞献礼(组委会电话:0371—63752045  65754017 并请关注近期各大媒体征稿通知)!

画院概况

全部分类

通讯地址:郑州市丰乐路与博颂路交叉口路东1号楼郑州市中原书画院  
邮编:450053
电话:0371-63752045 (传真)
63754017(办)
手机:13503814805               
邮箱: 
948057433@qq.com

重庆--王琦

2016-06-26 14:22

  王琦,重庆市人,1918年生,著名书画家、美术评论家、教育家、活动家。1937年毕业于上海美专。1938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曾在郭沫若领导的武汉“政治部第三厅”和重庆“文化工作委员会”工作,又在陶行知主持的育才学校任教,是中华全国木刻协会主要负责人。解放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杂志和《版画》杂志主编,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顾问。曾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32次。曾获中国美协与中国版协联合颁发的“中国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日本创价学会颁发的“富士美术馆荣誉奖”。曾出版《王琦版画集》、《王琦书画集》、《新美术论集》、《谈绘画》、《艺术形式的探索》、《美术笔谈》、《论外国画家》、《艺海风云》、《画坛漫步》等著作。2002年在重庆工商大学建立王琦美术馆。2003年获中国文联与中国美协颁发的“中国美术金彩奖成就奖”。

  收藏热线:0371-63752045 / 0371-63754017

  画坛巨擘播芳名

  ——读王琦先生的水墨山水新作有感 张本平

  在当今美术界,中国美协顾问、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中华炎黄书画院院长、中央美院教授王琦先生,伴随着他漫长的艺术人生,已走过八十多个不寻常的春秋。在这革命与艺术的生涯中,他作为人民杰出的美术家,坚定不移地坚持现实主义的艺术道路,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为发展和繁荣我国美术事业做出了重大的历史性的贡献,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杰出美术家、勇于探索的美术理论家、学识渊博的美术教育家、深孚众望的美术活动家。同时,他是新中国美术院校中,介绍外国美术史的第一人,也是我国第一个探索形式美的带头人。他创作的一批又一批版画作品,受到国内外美术界的广泛赞誉。他博采世界版画艺术之长,结合中国传统版画的神韵,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时代艺术风格面貌。为表彰他在版画方面的艺术成就,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版画家协会授予他“中国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在他主持中国美协工作的8年中,有成效地开展了许多工作,体现出崇高的领导风范和高尚的道德修养,在美术界成为“热情服务、平易待人、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勤学善思、德艺双馨”的杰出领导和极具声望的教授、学者、人民艺术家。

  王琦先生的版画及水墨画作品的巨大艺术魅力,曾不止一次地给我以深刻的启示和强烈的震撼。近日,在反复拜读了他的一批山水画新作后,那不同凡响的创新理念,使我对于这位老艺术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位当今版画界德高望众的艺术家,曾以大量版画作品震惊当今画坛,享誉海内外,而近些年又在水墨山水画创作中有新的研究、新的建树,令人敬佩。他创新最为突出的表现,还是这批新创作的中国山水画。作品中飞扬浩荡的神思,为我们流泻出豪放灵动的山水画艺术。我们是主张文艺(包括美术在内)的多功能论的,其中包含着文艺的社会效应和艺术家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但是文艺的多种功能,既不是互相分割的,也不是并列的关系,各种功能都必须首先通过审美功能才能实现。文艺之所以令人爱好迷恋,在于它是美和情的结晶。富有创作实践经验的艺术家,深谙个中真谛,没有思维的活跃自如,没有想象力和灵感的驰骋,就不可能有新颖深刻、优美动人的创作。

  纵观王先生的山水画,可以看到,他在笔墨上追求天趣自然与深沉浑厚的结合。那山峰波折线的起伏,信笔涂抹,触毫而出。线条连绵相属,气势通贯,既是物象的轮廓线,又是心理节奏的动向线。浓淡协调、刚柔并济、虚实结合,又讲究变化,加上大色块的安排,飞散的点擦,厚实多变,离披点画,时见缺落,“似与不似”,扑朔迷离,诱发人们沉思和遐想。峡江作品系列中,那不息的泉流、依稀的山路,浓彩飞溅,笔墨流动,恰似雾里看花,使观者缥缈恍惚,感到气象浑深,意境幽远。造型艺术贵在抓取富有容量的瞬间,以《江南水乡》为题的多幅作品,就属于这种即兴之作。艺术家通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孕育,有所彻悟,乘兴挥毫,求取偶得之妙。正因情思脉脉,意犹未尽,才反复咏叹。瞬息万变的山光,被艺术家表现得富于幻想和情味。作品《水乡》纯用水墨画成的云水远眺,则使我立即想起“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诗句。云影烘托下的朦胧月色,织就一个银色的世界,浓厚有力的笔触是峥嵘的山崖巨壁,虚幻的云影里似乎树木森森没有尽头。凌空俯视的角度把千里之遥尽收眼底,正是李白诗歌那种阔大而壮美的境界。

  王先生的山水作品,看似随心所欲,豪放粗疏,实则线条的浓淡、断连、交织,色块的布局,节奏感的运用,以及虚实空白的处理,都很注意恰到好处,实现了追求挥洒自如与一丝不苟的辩证统一。“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对于一个造型艺术家来说,当然是基本的职业素养。艺术的形式美有其独立的欣赏价值,但它不等于单纯的技巧,而应当有血有肉,表达艺术家的思想、情感、个性和艺术风格,因此,要设法追求形式与内容的结合,艺术和审美情趣思想的并驾齐驱。显然,王先生的中国山水画艺术,跨越了如实写生的拘泥,而追求更高的概括和寓意。他并不完全反对模仿、再现,但主张的是能动的艺术的再现,着重在表现,追求神采气韵、笔墨情趣的别具风格,每件作品各有其妙,都倾注着他的激情。

  王先生作为中国美协的代表性人物,发扬了京派不受传统观念束缚的开拓精神,热情歌颂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新事物、新现象,创作了一批反映时代精神的新山水画。《三峡石壁》是其代表作品之一。此图取李白诗意,再现了三峡崇山峻岭、行道艰难的自然景观,讴歌了人民群众战胜困难、支援社会主义建设的美好愿望。图中山势巍峨,云雾缭绕,近处危岩硬石,刻画细致,水上两艘船正在挂帆转航,划船和挂帆人寥寥数笔,形态生动。全图以斧劈皴出山之肌理,罩以石绿,浓淡虚实相生,层次分明,再现了蜿蜒崎岖三峡石壁景观。另外,《三峡石壁》采用横式构图,并列的山峰在水面上各自耸立,直上直下的峭壁和水面几乎垂直,形成一种峭拔逼人的视觉效果。斧劈皴法的熟练运用,增加了山崖的雄峻奇伟,霭霭的云气又使群山在沉静之中增添了几分清秀,一下子把峡江山水清旷秀美的特点生动地表现来。水面上的帆影绰绰,一派忙碌的景象,由此点出题外之意:千峰竞秀时,百舸亦争流。

  观看王先生的画作,首先感到的是他对于自然和生命的炽热情感。以丰富的墨色变化表现山与水之间的空间关系,笔法灵活多变,设色讲究,补色的运用使画面色彩和谐丰富,以特有的方式赋予具有生命的江河以人性和类的情感。既注重对传统的继承,又执著地要以传统的笔墨表现当今的世界,将一些现代的审美理念运用于自己的创作中,《黄河之水天上来》、《曲径通幽》、《源远流长》等作品就说明了这一点。

  王先生走的是中西画法结合的道路,也是遵照毛泽东主席所倡导的“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做法,在国画创作中积极地吸收和运用西画中的透视法和色彩学。他尤擅画树,被称为“画树高手”。他所作树木高大挺拔,构图奇特,线条细腻,笔墨灵动,黑白对比分明,给人以生机勃发、壮美舒畅之感。他的《巨木赞》充分体现了这方面的追求。首先他对于中国画的用墨非常考究,墨的干、湿、浓、淡和在整幅画中的位置,很好地体现了墨色的丰富表现力。松树自古有君子之称,王先生借此取象征高洁寓意。他的《巨木赞》系列,以表现松树为主体,画中松树聚散疏密,布置得当,枝干针叶向背俯仰,参差错落,统一中求多样,平中求奇,在造型上可谓拆开则逐物有致,合拢则通体联络,表现了画家取物象神韵的艺术概括能力及经营布局的匠心独运。

  王先生喜画峡江山水,他笔下的峡江山水浑厚大气,别有一番风韵。作品《青山绿水》是他画峡江山水的代表作之一,形象地反映出其艺术风格。图中准确地把握了峡江山石群峰耸立的地区风貌,在静静的峡江水的衬托下,越显秀润。画中山石的皴擦点染,使山峰在清秀中透出挺健。王先生的这种艺术风格,博得了普遍的赞誉。此外,王先生的这件山水画匠心独运,出自一格,用笔多以侧锋,故其山石皆有瘦硬爽朗之气。这件作品布局明显地分成远、中、近三段景色,远山笔墨较淡,景色朦胧,只有大概轮廓,;近景之笔墨浓重肯定,各具姿态,;中景之山筋脉络随山体布色走线,虽有隐隐约约之感,但整座山峰独立水中,呈奇秀竞耸之状。再加上淡着的青绿等色,更使山峰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西陵峡》是长江三峡之一。西起湖北巴东县官渡口,东至宜昌市南津官,浩浩荡荡,长120公里,两岸奇峰兀立,云林森渺,水流湍急,浪花激岸。面对着蜀地雄秀幽奇和云烟多变的山川,王先生融合他奋发跃动的民族精神,描绘出广阔苍茫的壮丽图画。他的这幅山水画,充分显现出民族精神的活力,这也是现代山水画发展的趋势。另外,这幅山水画磅礴大气之中见精微,于蓬勃生机中见率真。王先生一生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因而他能把各种山势形态提炼和综合,加以升华。在这幅画中,王先生把一苍茫雄山立于观者的面前,他的画笔随着群山的沟壑纵横恣肆,随心所欲。他不拘泥于古法,以前所未有的奇特章法,展现了现代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博大胸怀。

  《冬猎》首先让人震撼的是画家独特的笔墨技法。国画传统的说法是“泼墨淋漓”,而此画中,却“留白”与线墨并用,生动而真实地表现了被大雪覆盖的松树的形象。这是王先生独特的艺术语言,画面近处雪景形成的富有韵律的曲线,与森林相互辉映,给画面增添了无限的意境和情趣,中间的奔马和打猎的人物,无论从色彩还是形象,都给画面增加了活力,可以说是点睛之笔。“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松树由于经受得住冬雪严寒的特性和巍然直立的雄姿,自古以来被无数艺术家所吟颂,被用来比喻人的品格。画中近处是成排的高大耸立的老松树,远处是隐约可见的山峰,中间巧妙地出现数个猎人与马群,整个构图显示了画家的奇思妙想。松树枝干皴法精妙,恰当地使用飞白,把枝干的特征表现得非常精到。

  社会生活的变迁,孕育着新的审美观。具有大艺术家的敏感和激情的王先生,始终与时代同步。愿王先生艺术之树常青,为党和人民创作出更多更新的艺术品。

  (作者张本平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郑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中原书画院院长、《中原书画报》总编,作家、书画评论家。)

《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