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客服热线
0371-63752045 0371-63752045
服务时间:
8:00 - 24:00
客服组:
在线客服
QQ:

内页-上部

发布时间:2020-02-24 00:00:00

第九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征稿工作启动,欢迎各地山水画家创作精品参加,为祖国70华诞献礼(组委会电话:0371—63752045  65754017 并请关注近期各大媒体征稿通知)!

院藏名家精品展销

资讯分类

通讯地址:郑州市丰乐路与博颂路交叉口路东1号楼郑州市中原书画院  
邮编:450053
电话:0371-63752045 (传真)
63754017(办)
手机:13503814805               
邮箱: 
948057433@qq.com

imgboxbg

搜索

so
imgboxbg

名家推荐

天津-张蒲生

2020-06-08 10:03

   张蒲生、男、 1936年生于陕西省大荔县。 1952年入西安西北艺术学院高中美术部,196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 , 擅长写意花鸟画,偶作山水画。梅、兰、竹、菊、月季、牡丹、雄鹰等常见于其笔下 , 尤其擅长画麻雀、其作品多选材平凡的事物 .但十分朴实、亲切 , 画中常常表现一群麻雀各种动态, 遥相呼应,十分机灵生动,充溢着热烈喧闹而活泼欢快的气氛。
   出版有"张蒲生画集","张蒲生评集",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代表作"瓦雀归巢"、"晨曲"、"麦场无人时"、"雀趣"、"风雨欲来"等,多次在全国美展中获奖,并被多家美术馆、博物馆、纪念馆收藏。1983 年 6 月随李瑞环为团长的代表团访问日本,并举办了个人画展。曾任文化部颁发的全国艺术学科第四批学位授予权评审委员, 第六届全国美展评选委员, 天津美院教学副院长, 学位委员会主席,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书画报社社长, 天津市包装设计研究会副主任 , 广告协会顾问等职。现为天津美院教授,中国美协会员.天津美协理事,国际美术家联合会常委,白洋淀诗书画院首席院长,并兼任天津市老年人大学书画院院长以及全国多个省市的多家书画院名誉院长等职务, 文轩画廊推荐画家其传记被载入十多种名人辞典中。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代表作《瓦雀归巢》、《晨曲》、《麦场无人时》、《风雨欲来》等多次在全国性画展中获奖,并被多家美术馆、博物馆、纪念馆收藏。出版有《张蒲生画集》等。

 

收藏热线:0371-63752045 / 0371-63754017

 

 

自然造化皆精神   笔下生风不老情

 

 

——走近张蒲生教授的花鸟画世界   张本平

    

 

   天津美术学院原副院长、《中国书画报》原社长张蒲生教授是一位睿智而又思想敏锐的实力派画家。多年来,他在严谨执教与主持报社工作的同时,一直痴迷于水墨花鸟画的探索和研究,凭借天赋与勤奋,汲取花鸟艺术精华,广取百家之长,推陈出新,形成了“清新雅丽、苍润劲秀、率意求真”的张氏画风,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在他看来,真正的艺术,不仅仅依赖于对自然形态的准确描写,亦不是单纯强调造型的写实,而是追求画面空间与水墨自身张力关系的自由世界。他数十年笔耕不辍,艰苦探索,感物兴怀,泼墨写意,凭着对绘画艺术的执著与自信,凭着对自然生命的灵犀感知,开拓出自己的一片艺术天地。其花鸟画作品,于雄壮奔放处见严谨,在激越刚健中寓清雅。那一幅幅体现“真善美”艺术理念的作品,寄托着他对自然田园风物的眷恋情愫。

    品读张蒲生教授的水墨花鸟画,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感。他以时代审美意识的视觉切入花鸟画对于现实生存、生活的情感与和谐,使意象之间、运笔纵横之间、墨色浓淡之间,都洋溢着水与墨、线与面、鸟与物相融互动的生机和气韵。其作品格调高雅,笔墨淋漓,耐人寻味,主要表现为:立意新奇,质韵高雅。一幅好的作品,至关重要的是立意要新。张教授的代表作《麦场无人时》、《晨曲》、《风雨欲来》、《瓦雀归巢》等,别人曾多次评价过,本人就他的近作谈谈个人看法。其所画《红梅报春》,大胆落笔,干拙出序,纵横交错,有乱中取胜之意;梅花的起承转合突破了一般性常规,使画面有新奇之感。如粗干浑厚有力,细枝富有弹性,扶摇直上,远远挑出,起承有序,转合得体。花枝劲健,立意新颖,不落俗套;布局合理,疏密有度。《秋临芙蓉艳 花好鸟能歌》,疏密聚散、虚实黑白、远近大小、浓淡轻重、收入藏露均处理在相生相克的矛盾关系之中。凡主要位置加重笔墨,细心雕琢,显得厚重;凡次要位置配景,少用笔墨,把握分寸,不喧宾夺主;显赫位置是所表现的主题,余者皆为主题服务。整体画面布局合理,主次分明,巧妙不俗。特别是立于枝头上的麻雀与正飞的另一只在对话,增加了生动的情趣。他用色大胆,格调高雅,如《雀戏瑞雪》,疏密相间的丛丛竹子,“疏能走马,密不透风”,虚实关系处理得当,虚实相生,画臻妙境。绘画讲究“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原则,以虚破实,以实补虚。从《雀戏瑞雪》看,画面带有动势特点,特别是群雀在瑞雪中和谐的场面,动态各异,增加了生气,内涵深刻,给人以无限的联想。由此可见,画若有生命力,其动势绝不可少。张教授的这幅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中,给我们一种“鲜”、“活”的感觉。

    鹰,是中国画家最喜爱表现的题材之一。究其原因,一是勃勃英姿和形象的寓意往往和“英雄”之类的歌颂连在一起;二是它的形象最适宜于中国画的笔墨表现。《群鹰风姿》近日画于郑州中原书画院创作室。张教授是在借鹰来赞颂那些弄潮者“群鹰风姿的胆识和气魄”。九只雄鹰的造型生动,鹰的嘴、爪、眼、鼻浓墨勾出,笔笔刚劲、神采奕奕;魁伟之躯水晕墨彰,淋漓酣畅。松干以行草之笔写出,加以皴擦点染,笔意连贯;松针苍郁厚朴,韵味朴茂。雄威伟岸之姿跃然于画幅。整幅作品,鹰之造型既非具象,亦非抽象,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大胆概括、变形,以意造象的所取。因此,他笔下的雄鹰超尘脱俗,生动传神。鹰,张教授最喜画、也最擅长,这寄予了他对这一生灵的无限深情,即搏击长空,不为命运屈服的斗志是他歌颂的目的。各具神态的九只雄鹰躯上用墨灵动,质感很强,再加上与之品性相类似的苍松的衬托,愈显得雄姿勃勃,郁郁苍苍。

    《竹林雀趣》是张教授在郑州中原书画院创作室精心创作的巨幅精品。此作采用传统构图布局,以追求竹子笔情墨趣理念来表达对新时代、新生活向往的心声。墨竹以浓淡墨挥就,层次分明,运笔俏拔,英风劲气,竹之质感尽现;林中嬉戏的百余只麻雀以赭色而为,运笔灵活,笔性松动,与墨竹相映成趣,画面中流露出一股蓬勃的生机,自然生动,富有情趣。墨竹数竿,新笋初发,于墨气淋漓中表现出春意的盎然。竹叶疏疏落落,笔笔劲力,落落大方,竹竿枝节错落,更显出竹的劲拔之势,尤为初发新笋使画面生机更为浓郁。竹枝的干练、竹叶的潇洒都以书法入画,信笔挥毫,于乱中求整,画出了新竹摇曳多姿的美态。此作能够在简约淡雅的风格中寄予一种野趣,在于画家选择了具有野趣的景致,如常画的竹林、麻雀、极为普通的石块,巧在于他表现手法的朴实与清新。他着意于自然气息的传达,就自然中的“实境”浸染上层层诗境。勾线工整细致,设色清雅空灵,构图新奇自然,统领于整体的立意之中。可以说,此大作是一幅因自然而美的作品。此《竹林雀趣》用笔泼辣,在苍老而灵动的笔意中,表达出一派蓬勃的生机,墨竹如透窗取影,墨色淡雅变化多端,清秀挺立之姿溢于言外;竹叶全用阔笔,墨色淋漓,浓淡相间,虽寥寥数笔却能表现出竹叶阴阳向背,显出丰富的层次;润泽的竹叶用笔老辣,颇显画家功力;地面上精壮的竹笋生机盎然,数只麻雀静静地抓住竹笋,似乎在体味这慢慢成长的生命。整幅作品构图饱满,气势非凡,墨气滋润,满纸飞动,墨竹穿插有序,挺拔劲力,竹叶灵动飞舞,不板不滞,正反向背层次井然。墨有浓淡之分,笔有轻重缓急,逆来顺往,纵横驰骋而不失法度。竹间湖石与墨竹融为一体,竹石间隙露出的大大小小空白,避免了画面沉闷。数只麻雀在竹林间飞行,使原本生动的画面更增添了生气,在色彩上也增添亮点,使主题更为突出、鲜明。

    张教授花鸟画创作始终都是将把握对象的精神气质和创造意境作为重点。《藤花飘香引鸟啼》画紫藤一段,把握对象的精神气质,把紫藤自然生长的规律通过画面得以升华,着意于创造出感染欣赏者的意境,抓取自然中的片段来表现个人的审美感受,可谓意象清雅,妙笔成趣。藤蔓用笔洗练爽劲,风味独存,布局巧妙,留白恰当,题款位置亦恰到好处,使画面清爽宜人。此作品主要表现的是紫藤舞动、藤花绽放、麻雀欢唱的春天小景,而以诗一般的语言、饱满的构图、苍劲的笔墨、浓丽的色彩,追求“鸟语花香,春意绵绵”的意境,在章法上由紫藤花、蔓的回旋,构成画面的旋律感,体现了欢快的情调,两只麻雀那人性化对话的造型,既生动传神又无比可爱,寄托了画家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春天的向往。

    《雪映红梅》以写意笔法绘冬日雪压枯枝,麻雀相伴于枝梢的动人情景。枯枝挺拔遒劲,不畏风霜,以赭石、浓墨挥就;八只麻雀动态各异,憩于枝头,傲雪而立,身上落有白粉洒就的雪片,增加了冬寒凛冽之感。他喜画积雪压弯了的梅树的枝头,以及在风雪中瑟缩的麻雀,试图通过反映大自然风雪变换的景象来暗喻明春的生机和画家心中独特的感受。

    笔者反复品读张教授多幅作品和亲眼观赏他作画的激情,受益良多,感慨万千,从内心深处感到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笔者的确感到了一种兴奋,一种激励。面对来自多方面的挑战,他能以稳定、成熟、自信的心态,沿着继承与发展的道路走下去,真令人折服。读张先生的作品有如下感受:首先,富有生活气息。作品是否来自生活、充满情感,是否能启迪读者关注、思索生活,是衡量一切艺术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张教授认为画家要能得道,必须走出画室到大自然中去,开拓视野,师法造化。所以他常常外出写生,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激发创作灵感,注入新的创作立意。其次,造型准确。这得力于张教授西安美院专业训练的写生基础和数十年的笔墨功夫积累。国画是以意命笔、以象达意的一种造型艺术,靠线条来表现物象,强调笔力墨韵,即黄胄大师所说的“笔墨齐下”。其创作既要强调创作意识,又要强调笔墨技巧。笔墨技巧需要长时间的刻苦磨炼和一次又一次的感悟。再者,题材丰富,图式多样。在张教授的笔下,无论是人物、动物、风景,他都可以信手拈来,但他对麻雀却情有独钟。所以当今画坛一提起张蒲生教授,立即就会想到他的麻雀。他所画的牡丹、梅花、月季、竹子等题材,都用笔肯定快捷,线条流畅,赋彩淡雅而不乏柔和,赋予作品中以新鲜的文化内涵,得到专家认可、群众赞誉、收藏家青睐。

    对传统与现代文化语境的重新认识,拓宽了张蒲生教授的视野,使他在众多的水墨花鸟画家中显示了他文思跳荡、灵心飞动与敏锐思维的性情本色。需要指出的是,故乡长安文化的滋养与浸润,使得他在艺术求索中获益匪浅,给了他无限的底蕴,使他在无形中要求自己从对物抒情转为对心性、心境的寻找、发现与畅写。就此而言,在表象的散淡、冲和、适意背后,是生命勃发的表现与心性感悟的物化,体现的是一种少有的才情,少有的兼容并蓄。这是画家性灵使然的个性、风格,也是对纯艺术本质规律领悟的必然反映。所以,他在画里着重表现的不仅仅是画中情,而是一种“象外意”,是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群体精神,是在没有烦扰、困惑的宁静和谐的宇宙诗境中获得的灵魂净化和精神自由。由此也可以看出,张教授发扬了中国写意花鸟画表现超越精神的传统,以升华画家的精神品格为前提,以艺术地营造高品位精神境界为依归,把个体的畅神与净化升华群体的精神境界结合起来,力图使花鸟画有助于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艺术家应当是有良知的人,讲求德行、品性。显然这个良知、德行、品性会因个人的心胸、修养和人生境界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丰子恺说:“美术是感情的产物,是人生的慰安。”艺术家创造的艺术品在安抚别人的同时,也在安抚他自己的心。笔者与张蒲生教授是10多年的好友,我们在人生征途中有酸辣苦甜的共同感受,所以每次深谈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张教授为人诚恳大度,淡泊名利,只知辛苦耕耘,并不在乎收获。虽然在全国大展中当过评委和多次获奖,并多年担任天津美院教学院长、《中国书画报》社长等职务,但从不张扬,仍是工作、学习、写字、画画、交朋友、聊天,潇潇洒洒,轻轻松松。至今年逾七十仍红光满面,身体康健,精力旺盛,加之他顽强的探索精神,担当花鸟领写一格是大有所望的。

 

(作者张本平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郑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中原书画院院长、《中原书画报》总编,作家、书画评论家。)
 

 

 

天津-张蒲生《百雀图》96x78cm(价格面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