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客服热线
0371-63752045 0371-63752045
服务时间:
8:00 - 24:00
客服组:
在线客服
QQ:

内页-上部

发布时间:2020-02-24 00:00:00

第九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征稿工作启动,欢迎各地山水画家创作精品参加,为祖国70华诞献礼(组委会电话:0371—63752045  65754017 并请关注近期各大媒体征稿通知)!

院长有约

全部分类

通讯地址:郑州市丰乐路与博颂路交叉口路东1号楼郑州市中原书画院  
邮编:450053
电话:0371-63752045 (传真)
63754017(办)
手机:13503814805               
邮箱: 
948057433@qq.com

/
/
体味书法 体味荆汝彭

体味书法 体味荆汝彭

2014-07-08 10:29

体味书法   体味荆汝彭

 

——书法家荆汝彭其人其艺

 

汝彭兄嘱我为他的书法新作写点感受,一转眼从嵩山游回郑州已是下午六点了,却只字未落笔。今日携亲友赴嵩山游,刚刚下了一场小雨,天地之中的青葱上罩着一层淡淡的烟云朦胧。到得嵩山的少室亭,瀑布悬顶,从头上飞过,声闻如雷,山石皆活。而少室亭上,挂着一粒粒晶莹莹的雨珠,欲滴未滴,似乎一切又很慢很慢。亲友说,气势如瀑者壮美,如慢雨珠者静。此时,我想到了汝彭的书法,其势壮,其锋健,跌宕起伏,恣肆张狂,如瀑如流,“当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苏东坡语)。我与游嵩山的亲友说,天可挥斥八极,人能解衣磅礴,解衣者,翰墨风神也。

我曾写过长长短短论述当代书家的文章有百余篇。先后为张海、李铎、周俊杰、杨修品、张良勋、朱守道等当代名家写过文章。但对于荆汝彭,则不能忽视、遗漏,我愿以秃笔为之记述、评价,因为在我看来,他在书法、诗词及中原书画界如一团火,在燃烧自己的同时,也在照亮着别人,照亮着同道书友的行程。

我与汝彭兄是二十多年好友,深知他天生一个艺术家的性格,又有一般艺术家不具备的特征。对文字音韵、意蕴与线条的美,即中国汉字的形、音、义三个方面所呈现的特征有着天生的感悟力;他记忆力极好,虽早已过花甲之年,仍能背诵大量古典名篇名句;他对汉字演化为真、草、隶、篆、行五体书的不同线质,均有着敏锐的分辨力与表现能力。而对这一切,他既以理性去进行深刻的规律性把握,又以强烈的感情全力地投入进入,他的心始终如岩浆般在震荡着、涌动着,哪怕前面是炼狱,他也未放弃那份执著。

西方文化并不足以诠释中国书法,中原书法更应该用中原道统来解释,历史上字圣许慎、画圣吴道子、诗圣杜甫都出自中原河南。荆汝彭认为,书法表达的中国人精神是:书以载道,字如其人,在汉字书写的笔墨艺术中实现超越性价值追求。韩愈主张“文以载道”。书法是文的载体,文又是道的载体。据此,书法则是文与笔墨艺术之道双重载体。书法是一种注入“道”的审美,与书写的单纯把字写对,是不同的。书法关乎一个人的内心修养,一个人的内涵,在书法下是无所遁形的。这便是荆汝彭对于书法和道的诠释。再笃定的道,也离不开汗水的浇灌和辛苦的耕耘,荆汝彭也是如此。他19483月出生于商城郑州。在父母的教诲下,他从5岁时开始练习书法,后练习书法上瘾,开始在“白光”纸上习字。三九寒冬,练至十指绽裂,仍练习不辍。在父亲——郑州知名教育家荆仲生先生的指导下习字,每日至少写够100个楷字才能罢休。习字之余,跟着母亲学习绘画和剪纸。使其小小的年纪,便知书画同源,广汲博取之理。稍长,得观家中祖传下来的《瘗鹤铭》翻刻石碑,被该碑上被称之为“楷书仙品”的字体深深打动,碑中书法风神萧疏淡远,笔致纵意圆浑,从而一直影响着荆汝先生。被称为“大字无过《瘗鹤铭》”,该石原刻在镇江焦山西麓石壁上,宋朝时遭雷击,崩落长江中,石碎为五。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打捞出部分残石砌入焦山定慧寺壁间。因有宋朝拓本流传,使后世得以摹刻。这样才使荆汝家中拥有了27块清朝末年翻刻的《瘗鹤铭》收藏。1986年,知书达理的荆汝先生晓明大义,把家中珍藏的这27块石刻捐献给郑州市博物馆,自此可以嘉惠更多的学人,让它更具艺术价值。荆汝彭长年修行嵩山少林寺内功秘法——少林洗髓经。精气调和,身体清朗,致虚守静,反映在书法创作上,便又使其书法骨气洞达,神情俊爽,大气、厚重、有味、耐品。综观数十年来荆汝彭的书法创作,是一个从不断探索到逐渐成熟稳定,从动力积累到风格确定的过程。近几年,他的创作又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他的书法越来越老辣成熟,风格主调越来越明确。另一方面他的创作并没有沿着惯性发展,而是不断求新求变。他的变是经过长期一点一滴的积累,在某一阶段而产生突变,在不断变化中又有着一以贯之的不变,终于成就了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个性色彩的“汝彭风格”。聪慧的荆汝彭懂得思维定式具有积极与消极的两重性,懂得稳定性与寻找新鲜感的一致性,懂得从大处博观与从小处求精的辩证关系,他善于通过广泛学习总结经验,再返回到实践中锻炼出实际提高书法水平的能力。我与汝彭接触中感到他从不迫促、紧张,倒是潇洒和轻松。他的书法中的成功之作,也一样的潇洒、轻松。我深信汝彭的“有一点明显易于前人之处”因他的自信与谦虚、豁达与勤谨不断向更高的标准迈进。

纵观荆汝彭的行草书系列新作,亦不乏萧散雄秀之佳什。他是情感极为丰富、极为细腻的艺术家,他的创作以雄放恣肆、浑厚拙朴为主调,但也不乏潇洒飘逸、流美妍媚之雅构。近年来,荆汝彭着意追求意境的诗化,由于对“二王”、苏轼的临写入神入骨,兼之对幽雅、飘逸、秾丽、苍凉等诗歌意境的深切领悟和准确把握,故一些行草书佳品,深得“二王”风行雨散、润色开花之韵致,故发之于笔墨,如杨柳迎风,春花映日。代表作八条屏《范仲淹·岳阳楼记》为萧散雄秀的力作,线性虽多碑意的雄强,而灵动跳脱的线条仿佛是百炼钢化为绕指之柔,纵敛有度,虚实相间,笔画清劲,点画多姿,清雅的意象,萧散的韵致,超逸的风神,仿佛将读者带入银辉照耀之下的西子湖,与二三子轻摇柔橹,披一身清冷的月光,听灵隐寺的几杵钟声,油然而生超然远举、禅脱尘世之想。中堂《寿》字配对联“福如东海水,寿似南山松”;《福》字配对联“欢乐迎百福,和谐庆平安”;《佛》字配对联“静者心多妙,飘然思不群”;《禅》字配对联“松风煮茗,竹雨谈诗”。这些作品以清劲流丽、妍逸灵和的艺术语言追蹑载体的情感运动,深得“大王”《十七帖》《游目帖》之遗意,可以读出逸少“刚健中和,流美而静”之神采,寓纵逸与森严,蓄圆劲于蹈厉,内藏精气,外耀神采,于用笔的圆与方、用墨的浓与淡、笔势的纵与敛等对立矛盾作了巧妙的处理,书品意象妍美而不柔媚,矫健而不怒张,婉转自如,奔放畅达,将书家静谧安和、萧散自适的意绪抒发殆尽。

由此,我自然想起平时与书法界道友经常交流的一个话题,能出幅好字不仅仅是手上功夫,其背后是一个人的学养、见识,他的慧根、品性等等。与高挺临风的大树一个道理,土壤要肥沃,根底要深,才能茂盛,才有直指苍穹的实力。所以,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万人杰,练笔还要练心,虽是老话,却是不少人要补的课。眼界高才致境界高,胸架大框架才能大啊!汝彭兄平时博览群书,以文养艺,思通妙理,尽力追逼,是他学书正法。但遗憾的是,许多人学书法没有用读书明理来滋养,只知挥毫泼墨、兴致勃勃、自得其乐。如果说是为了聊以自娱、消磨时日而已,也无可厚非,但这不是练书法。没有学理,没有思辨,没有妙悟的书写,终在书法门外,难入堂奥。这样想一下就明白了,古代哪个大书法家不是学富五车、游历四方的文人学士或者高僧大隐?哪个大书法家没有诗文传世?哪部经典法帖不是写自己的文辞?谁见过没有学问、句读不通的书法家呢?要不怎么会有思如泉涌、心手双畅、物我两忘的佳境?当然,这样做很难,但世之所贵,必贵其难。汝彭兄就是这样自携文心、溯流而上、潜心修行,文章书法皆入上乘,为我们许多青年作者树立了榜样;书法是“尚古”的艺术,评价书法作品的重要标准就是看作品有多少古典意味,字里行间能否引发读者古典的怀想,当然是主流的审美。有些人搞前卫书法、现代书法,或者信手涂鸦,以破坏古法、肢解汉字为能事的所谓“书法”,我们放置不谈。一旦心中明确了经典标准,具备了古典情怀,再看书法作品,高下立辨。汝彭兄就是这样传统实力派的书法家,他的作品古意醇厚、韵味十足。

书法艺术的价值是一个复杂的命题,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并不完全等同,况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非艺术因素的干扰会消退。由于世俗功利观念的影响,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作品暂时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很正常,不然古人怎么会有“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的感喟呢?但“吹尽黄沙始到金”,好作品终归是好作品,有实力、有远见的书家会陆沉渊静、潜力贯神,走进经典,走进自己理想的艺术境界。汝彭兄的书法作品兼具继承传统、不断创新,其为人虔敬谦恭、淡泊儒雅,已合名士风度、大家气象,其笔法飘若飞鸿,苍劲丰润。又如游云惊龙,灵动至极,栩栩如生。

汝彭兄为人谦逊低调,不张扬; 他乐善好施,屡屡捐资书法事业,大力提携后辈;他挚爱养育他的中原热土,对家乡父老一往情深,对师长朋友念念不忘。汝彭兄说,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他只有一个非常朴素的想法,那就是把自己工作做好。就是这么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想法,推着他一步步走到今天。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应了现在非常流行的一句话:“在对的时候,对的地方,遇到了对的人”。他认为,伟大的时代,给艺术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每位艺术家都可以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施展聪明才智。而他自己只是众多寻梦艺术家中的一员。

作为一名书法家,同时又是中国少林书画研究会的法人兼秘书长,社会在给予汝彭许多荣誉,也赋予他重大的责任。担任协会领导的工作,虽然挤占了他不少书法创作的时间,但却一点没有消减他在书法创作上孜孜以求的热情。汝彭兄说,从“书圣”王羲之,到近代的于右任,都是肩负社会重任的人,同样也是成功的书法家。他相信,时间是海绵里的水,要会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坚持创作,所以他的书法作品每年都有变化,都给人惊喜。他组织并参与国内和国际的高层次书画艺术研讨与交流并代表国家和协会多次出访,书法作品先后被美国、俄罗斯、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团体和个人收藏。自1991年荆汝鹏担任杜康大酒店高管,多次在酒店召集了高规格的书画活动,2001年担任中国少林书画研究会法人代表后,有更多的机会组织并参与国内和国际的高层次书画艺术研讨与交流,使其眼界大为提高,也使其书法创作进入到了一个最为活跃、最为成熟的时期。

在荆汝彭看来,书法家要靠作品说话。一个艺术家,一旦停止了艺术探索的脚步,创作的热情消失了,他的艺术生命也就枯竭了。他认为,书法家一定要沉下去,沉到经典、传统、修养中去,认真、扎实地深入传统,学习古人,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需一代代薪火相传,延至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