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客服热线
0371-63752045 0371-63752045
服务时间:
8:00 - 24:00
客服组:
在线客服
QQ:

内页-上部

发布时间:2020-02-24 00:00:00

第九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征稿工作启动,欢迎各地山水画家创作精品参加,为祖国70华诞献礼(组委会电话:0371—63752045  65754017 并请关注近期各大媒体征稿通知)!

院长有约

全部分类

通讯地址:郑州市丰乐路与博颂路交叉口路东1号楼郑州市中原书画院  
邮编:450053
电话:0371-63752045 (传真)
63754017(办)
手机:13503814805               
邮箱: 
948057433@qq.com

/
/
远古永州 追梦八记

远古永州 追梦八记

2020-06-08 10:29

解读王二坤其人、其艺、其长卷     ⊙张本平

 

 
    古人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唐代柳宗元所撰写的“永州八记”,以山水抒写怀抱,文辞清新隽永,景中托意,借景喻情,堪称山水人格化的典范之作。读“永州八记”,优美的山水景色,清丽凄幽的情调,留在心中,从此永州,便成为梦的寄托。
    谁写山川入画图?癸巳深秋,天高气爽。笔者与友人张军、乔军海等走进王二坤的画室——云石堂,顿时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艺术气息,站在王二坤创作的四十米长卷“永州八记”前,恍惚如梦,梦到永州,心神摇曳,震撼,还是震撼。
    远古永州,追梦八记,这八幅柳宗元散文意境连接而成的长卷,恰如文中所读,心中所想,梦中所见!柳宗元笔下的永州山水之美是中国传统文人人格美的艺术写照,物我交融,和谐精彩,王二坤的山水长卷画出了柳宗元文中的山水灵韵,画出了千年来读过“永州八记”的中国文人心中的梦想和共鸣。
    映入我们眼帘的均是尺幅不等、各式各样的水墨山水图式,亦有几幅王氏书法作品。其宽敞的画案,形式各异的章料,长短不一的毛笔,琳琅满目的书刊、画册、手稿,散发出阵阵浓郁的书卷气的芳香,仿佛引领着我们走进了一个文人雅士的艺术世界。面对着王二坤的诸多水墨山水视觉文本,使笔者不得不产生这样的疑问,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一个文化馆长向水墨山水画家身份的转变?或者是一个水墨画家为什么能在水墨艺术的道路上走得这么远,这么深呢?
    我想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对艺术孜孜以求的探索和无止境的追求。王二坤现为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河南分会会员、中原书画院客座教授、河南义马市美协名誉主席、义马市文化馆馆长等职,还兼有书画培养学生的任务。繁重的教学性工作及对艺术探索的渴求,使王二坤始终处于两线作战的境地。他一方面要带领培训班学生完成这样那样的课题,又要在艺术语言上寻求突破与发展,工作的重荷无疑让他很难有大块时间来完成绘画创作工作,而对艺术的那份执着,对传统文化的那种迷恋,又促使他把艺术的方向转向水墨山水画艺术方面,依笔者的理解这应该是王二坤的一种审时度势的选择,或者说是一种紧张后的放松吧。一方面他可以摆脱了诸多琐碎事物的纠缠,终于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好时光而在艺术的天空中自由地翱翔;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年轻时的生猛和火气正烟消云散,代之而来的是一种从容与温和。在商品经济大潮和多元文化景观面前,从容与温和无疑又是一种境界,而这种境界却是很难达到的。在这个充满着物质诱惑的消费主义时代,稍不留神,你就会被各种各样光怪陆离的虚假信息所迷惑,甚至失去人生的方向,但王二坤却在这种躁动的社会现实中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守护着自己内心的那一份宁静——先是书法,接下来诗词、山水,既有宏篇巨构的长卷,亦不乏生动有趣的小品,日积月累,年锻月练,还真在水墨山水艺术里舞弄出诸般花样来,闹得他周围的水墨艺术家也开玩笑道,要是多几个王二珅这样的人,那我们这些水墨画家岂不要失业了?我也原以为王二坤习字画水墨只是偶尔为之的,怎知道他一沾水,二沾墨,三有成就,变的一发而不可收了。如今向他索要水墨山水作品的人络绎不绝。当然,他也不是谁要都给的,能得到王二坤墨宝的人,绝对是先读得懂他的画,又能在艺术上和他进行交流的人,正可谓知音难觅。如今他的山水画参加过全国及河南省大展,屡次获奖,并先后在河南省第七届美展、河南省科技界美展、河南省新人新作展及第六、七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中均获得优秀奖。并出版了《王二坤国画作品集》和《不二鬼门集》。他就是这么一个什么都敢于去尝试的人;一个永不言败、永不服输的人;一个一旦确立了前进的目标、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人。写到这,笔者已感受到,水墨山水是他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他在生活中的时候,水墨山水是他的情感思维,而当他在艺术状态中的时候,任何图像或形式又都是他生命状态的表达,从他的水墨山水作品中就能体悟和感受到这一点。
    王二坤早年毕业于豫西师范美术系,先后在中央美院、北京荣宝斋画院、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首届中国画山水高研班进修,师从当代画坛名家黄润华、宋雨桂、方增先、冯远、陈平、周逢俊、张建国等导师研习书画艺术。从事国画创作40多年来,在各位导师悉心指导下,他潜心创作、博采众长,故其水墨山水作品在传统与现代、写实与写意的结合上表现出了较深的学术功底。品读他的《太行楼台》代表作,笔触阔达、墨色浑厚、境界苍茫,反映出王二坤对传统笔墨运用的娴熟和自由。在这幅画中,他主要采用刚健奔放的勾勒和水墨晕染相结合的手法,达到了苍莽秀润的效果,既符合北方山水的地域特点,也体现出他对个人风格的追求。
    以造化为师,是我国山水画艺术创作的优秀传统。郭熙《林泉高致》中提出“身即山川而取之”,强调了画家要对自然山水做直接的、多角度的审美观照。在强大的人格力量的激励下,历代艺术大师们经受着艰辛清苦,却终生不悔,在漫漫岁月中体味着“秋毛冬骨、夏荫春英、炎绯寒碧、暖日凉星”,然后“设奇巧之体势,写山水之纵横”。在寂寞之境中出入风雨、卷舒苍翠,他们的山水作品笔妙墨精、格高思逸。这是他们对大自然真体验、真性情的流露,故观赏其作品让人意兴无穷。王二坤几十年来一直坚持到大自然中写生,亲近大自然、认识大自然成为他的自觉行为。他认为:画好画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要用“心”画,全心地投入、全心地热爱。勤能补拙,做到勤画、勤观察、勤写生,向传统学习、向大自然学习、向群众学习,才能画出接地气,增底气,抒浩气的作品。要长期观察和研究大自然的交替变化,吸取自然之精华,使其掌握和运用到创作中,把“自然规律相和谐相统一”的理念当做自己一生的事业去追求,去追求艺术上的真善美。当画家把真情融汇于山川景物之中,其创作必然洋溢着真实情意。这样才能不为先人所拘,游于法度之外,出现新的艺术创造。王二坤去年所绘竖幅《太行诗韵图》是从太行山大峡谷写生得来,可算是其绘画的典型风格,基本是真实景致的写照。画中危峦陡壑、山间小道曲折隐现,若非画家亲临其境,必不能画的如此动人。王二坤的《仙山楼台》、《秋山心声》、《秋溪山庄》等太行系列作品,则深谙太行之神韵、之精神,无论作品内容,还是其中的一笔一画、一草一木都抒发了他对祖国山河的深厚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王二坤在艺术上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并能取得如今的艺术成果,这是他一以贯之的艺术思想与辛勤探索密不可分的,在他的内心深处始终遵循着自己的做人做事准则。面对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激烈争斗,面临着多元艺术图景的冲击,在各种艺术思潮流派、主义,这个代、那个代纷至沓来之时,他既没有一味进行回避退缩,又没有盲目地对其进行挑战,而是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什么是传统、什么是创新、什么是真现代,什么是伪现代,什么是表面化、样式化的文章,什么才是艺术本质上的追求,他始终坚持认为从艺术本质上的追求,从艺之道应该是秉承一种大美术观,美术大家们莫不如此,如徐悲鸿、林风眠、吴作人、吴冠中等,都是学贯中西的典范,看来王二坤早已确定了自己一生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因而,人们也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既搞教学又写诗词,还写书法,又研究水墨山水。他在为人从艺方面亦有独到之处,他极力推崇“二好”原则:即“好好做人,好好做事”。想来能在艺术史上留下印迹的人又有谁不好好做人做事呢?这个朴素而又颠扑不破的真理成为了王二坤一生的信条。在他画好画之前,早已把事做得好,人做的正了,反过来艺术自然高妙。他还坚持自己的四字方针:“敢想为果”。这四个字的确让人受益匪浅,一个人做事要有胆量,要敢想、敢做,其结果可想而之。笔者与随从人员在义马现场欣赏过他创作的“永州八记”八幅长卷图的原创作品,对他的长卷艺术来说“有男人气,有男人的大气和阳刚气。”我真佩服评论家单文锋评说他的人及画是“真、智、勤、博、精”。他一语道破王二坤骨子里的那种顽强而又刚烈的品性即为人为艺的理念。生活中一个人要想做到有男人气,那真是太难了,但单文锋先生在王二坤的为人处事治教治艺过程中真真切切由肺腑发出了这声感叹!能得到单文锋先生的如此赞叹,绝非易事,他需要一个人在方方面面的修养、修行。这种男人的阳刚气,不仅渗透在王二坤的笔墨中,也渗透到他的山石形中,更渗透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在点滴的日常行为和不断变幻的尺幅间,让我们充分领略了王二坤那种犹如太行山般的粗犷与豪放,沉雄与深厚。我想今天的王二坤不能不说是“敢想为果”的结果吧。他还有一个持之以恒的艺术理念,亦可用六个字概括:“自然、自由、审美”。宾虹老有言“自然”二字,是画之真诀,一有勉强,即非自然。看来要达到自然之境实非易事。而在艺术语言王二坤又能不落前人窠臼,打破传统水墨所运用娴熟的常规和笔墨技法,没有过多强调笔墨的熟练和趣味,而是透过几个亭子、数枝红果、松枝,于简练的形式中让人们体验出一种高度的概括能力。欣赏他的“永州八记”八幅长卷图艺术语言的精练,面对物象,发自心灵深处的感悟,无不透过他那湿润含蓄的用笔,于浑然中达到见涩、见苍、见厚、见刚、见势的笔墨境界,恢宏的视觉图式传达出苍厚沉雄、坚韧不拔的人格力量和永恒的生命力。他的长卷创作无拘无束,直抒胸臆,既没有囿于传统笔墨的定式,又没有被时下流行的笔墨样式所困扰,而能面对自然,融汇于心,因心造境,把胸中造化,尽情吐露于笔端。观赏王二坤“永州八记”长卷作品,真可谓喜不自胜,令人有“卧青山、望白云”之遐思。其作近处林木扶疏,远景流泉高悬,一派苍茫气象,从中可看出王二坤状物写情的功力和修养。
    回顾王二坤创作“永州八记”长卷,让笔者浮想联翩。他很早就有一本湖南人民出版社的《历代游记选》,有意无意间就翻看翻看,对游记中的胜境产生了很大兴趣,特别是被唐代进步政治家、文学家柳宗元八记中的山山水水所吸引、所动情,便萌发了创作长卷的欲望与激情。著名的山水游记有八篇,各自独立,前后连贯,构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一、始得西山宴游记:起着开宗明义、领导各篇的作用;二、钴鉧潭记;三、钴鉧潭西小丘记;四、小石潭记;五、袁家渴记;六、石渠记;七、石涧记;八、小石城山记。第一篇是写山势高峻、尺寸千里,突出怪特;第二篇是冉水曲折奔流的壮观;第三篇主要描写小丘千姿百态和跌宕多姿;第四篇以潭为主、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写出潭水清澈的原因;第五篇主要表现参差错落,色彩斑驳、水有声,山有色,树枝扶疏,写草花叶摇曳,将这些景物纳入了风中,更显奇妙;第六篇写石渠与此相联系的石泓和小潭,以见妙境无穷;第七篇用更妙的笔法写泉水、石头和树木;第八篇最后一篇描写小石城山的形状、布局和奇妙的景色,跌宕开合,尺幅千里,笔笔眼前小景,笔笔天外奇情。王二坤对八景了解深思后,但忙于馆务及其它事务无法如愿完成此长卷。在一九九六年,他有幸拜中央美院黄润华教授为师,二零零六年考入北京荣宝斋画院拜宋雨桂先生为师学习,同时也买了周逢俊导师的画册学习提高,他用了很长时间临摹范宽、李唐、沈周、郭熙等历代大师的作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进而拜大自然为师,写生提高,丰富营养。再此重阅《游记选》,华夏开篇游记唐代著名文学家元结的《右溪记》“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一幅奇丽的山水图画卷,如梦幻般的展现在面前,再次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于是他着手翻阅各地的写生速写,江西、安徽、湖南等,并精心绘制长卷草稿之后,便夜以继日地创作,经历半年时间长卷完成。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图卷”也展现在面前。此八记展现的是单独成幅,幅幅相连,前后迎合,震撼人心。面对祖国山河之壮美,他怎不激情?所以他用激情之笔,使先贤的名作再展风采,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砖添瓦。同时这也是他一个画痴画谜的责任担当,也是他学习传统,发扬传统,推陈出新,发扬光大的创作导向。他对笔者说:“画长卷要有底气,这底气是各位导师给的,是历代大师给的,是元结的《右溪记》和柳宗元的《永州八记》给的,更是自已给的。”子厚文中的奇山异水,草草木木,无不展现在眼前,他去过湖南的张家界,可以说无山不奇,无水不秀,如亲临永州一样,吸之山之灵气,采之山之精华为己所用。其它去过的山如太行山、王屋山、嵩山、石人山、黄山等也各有特色,百看不厌。沈周画《庐山高图》没去过庐山,但以自已的才学画就了《庐山高图》,成为留世名作。心中装天下之山,画由心出,石有心造,底气足也。永州八记之妙笔、之灵光,用他的画笔重写中华永州之八记佳境。笔墨八记卷,永州长廊景,跌岩出奇笔,平淡见墨趣;开合有法度,虚实相映辉;尺幅千里外,弥远天地间。起伏变化的峰峦,萧瑟苍简的树木,群山环抱的村落,顺水飘落的渔舟,如此这般恬淡宁静、淳朴自然的胜景风光,令观者在凝神欣赏之际犹如进入画境。笔者认为,王二坤在创作这幅长卷作品之际,无论是艺术修养、笔墨功力还是对于大自然山山水水的真切感知,几乎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所以说,这幅作品不止是笔墨间的创造,更是王二坤用心血和汗水完成的。画面上的用笔,既简洁凝重又纯粹干净,没有丝毫的轻浮创作,一派自然天真之象。尤其是在淡墨的使用上,那种空灵的韵味似乎蕴含着浓郁的禅意。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丁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永州八境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
    我国山水画发展到唐代已经趋于成熟,在深化魏晋以来对于山水精神的追求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了山水意境的表现。王维以诗人的学养发挥画家的气质,在文学和绘画领域揭示了诗与画的关系。五代、宋初的山水画进入了成熟阶段,荆浩、关仝、董源、巨然、李成、范宽等完善了山水画的艺术表现形式。画家们体验生活,将所见自然环境的特色用不同的技法加以呈现,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流派。以苏轼为代表的一批文学家提出了许多美术理论。苏轼强调绘画抒写主观情感的功能,要求作品“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提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主张诗画相融相通、绘画作品要有诗的境界。而王二坤创作的“永州八记”长卷作品意境各殊,既有南派山水的秀美,又有北派的古朴。每幅作品中配有自己的感受诗。在画法上,他或用没骨烘染,得清润淡雅之致;或用解索皴、披麻皴、小斧劈皴,得其深穆渊厚之气,既以传统的水墨技法融入个性,又统一在唐代柳宗元游记诗意般的情境之中。
    我想,王二坤的“永州八记”长卷艺术是在抛弃了功利的欲望之后,才真真切切彰显了他真实的品质和艺术特征。他运用中国最为传统的媒材、语言,营构了一幅洋溢着勃勃生命力和蓬勃生机的水墨山水长卷艺术世界,引领我们进入久已向往的那种“道法自然、神与物游”及“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而贯穿这个艺术之境的却是他四十多年从艺的经历、修养所凝炼成的精神情操及弥漫其间的胸中浩然磊落之气。应该说,王二坤的水墨山水长卷“永州八记”的创造,是他对自然生命的无限眷恋及对时代生活的无比喜悦和热爱,也是他对在传统与当代文化的交汇点上的一种成果的诠释。
    总之,王二坤的“永州八记”长卷山水画可以启人灵性、陶冶情操,可以使观赏者在潜移默化中复归自然本真,具有感染人们身心的作用。明代董其昌云:“画之道,所谓宇宙在乎手者,眼前无非生机。”正是这种生机之供养,引发了人们悠游的精神境界,也启发着人们对天地自然、生活、人生的热爱之情。然而,王二坤水墨山水长卷的问世,不正是对中国画精神和王二坤精神的彰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