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客服热线
0371-63752045 0371-63752045
服务时间:
8:00 - 24:00
客服组:
在线客服
QQ:

内页-上部

发布时间:2020-02-24 00:00:00

第九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征稿工作启动,欢迎各地山水画家创作精品参加,为祖国70华诞献礼(组委会电话:0371—63752045  65754017 并请关注近期各大媒体征稿通知)!

画院时讯

资讯分类

通讯地址:郑州市丰乐路与博颂路交叉口路东1号楼郑州市中原书画院  
邮编:450053
电话:0371-63752045 (传真)
63754017(办)
手机:13503814805               
邮箱: 
948057433@qq.com

/
/
/
义在担当,用心成就——张本平与中原书画院

义在担当,用心成就——张本平与中原书画院

2014-11-07 11:17

义在担当,用心成就

 

——张本平与中原书画院  

 

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专家王士祥

张本平是中原书画院的创始人,他曾相继荣膺“优秀人民艺术家”、“中国十大文化名人”、“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艺术骄子”、“河南十大新闻人物”等称号。头上的每一个璀璨的光环都寓寄着他身心内蕴藏的无穷情感和能量,他以书画艺术承载着责任,同时又用仁智心境为书画家吟咏。

张本平,河南郸城人。据传,这里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炼丹”的地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老子本为东周柱下史,后来骑青牛出函谷,留下《道德经》五千言。张本平受老子精神感召,舍弃公职,丢下“铁饭碗”独立创业。郸城有着悠久的书画艺术传统,张本平也是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但是,当年的郸城书画艺术犹如深宫佳丽,鲜为外人所知。书画艺术爱好者也多是“散兵游勇”,停留在自娱自乐上。此时,作为一名文化干部的张本平,以强烈的责任感促使他要为家乡的书画艺术寻找发展的舞台,做一件一般人不敢想的事。为了让书画艺术爱好者有一个展示的平台,为了让外界了解中原各地的书画艺术,他在众多的怀疑目光和议论声中创办了中原书画院。

创院伊始,张本平只是郸城县作家协会主席,并非为书画艺术高手,仅仅是一位怀揣作家梦的“文艺青年”。他的这一选择当时在很多人看来是异想天开,并且不切实际的,只是头脑发热而已。而在今天来看,则是令人刮目相看的。当时他放下自己的专长去为自己并不擅长的书画艺术献身,这无疑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但他具有巨大的魄力,选择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魄力是一种敢吃螃蟹、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又是一种甘为人梯的担当精神。

选择就要负责。从此,张本平和他的中原书画院荣辱与共。他从一开始就确定了书画院把艺术还给人民的宗旨,创办开放型书画院。他的开放主要体现为交流精神,把组织艺术家交流作为己任。在他的影响下,郸城倾心书画艺术的人与日俱增。后来,他认识到,郸城的书画艺术不仅仅属于郸城,要让更多的人给予认可和肯定,必须走出去。于是,张本平带领大家走向了更广阔的艺术世界。张本平的开放型理念还体现在请当代名家零距离交流上,把国内的书画艺术名家请进来指点品评及展览交流。这一做法既是多维度助力使书画家不断提高,更是向外推介中原书画艺术的有效途径。在他及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中原书画院得到了国内同行的高度评价,成了书画艺术家交流的平台,郸城被中国书协评为“中国书法之乡”。这些业绩是张本平当年选择的结果,是他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的硕果。

随着视野的开阔和中原书画院的不断发展,张本平又有了更大的想法,把书画院迁到河南省会郑州。俗话说搬家三年穷,更何况是一个民办单位整体搬迁。初到郑州,张本平失去了很多在家乡原有的资源优势,又经历了种种的困难。如,资金紧缺,办公场地狭小,专业画家不足,所有的问题都在考验着中原书画院这次有点冒险的跨越。

富日子富过,穷日子穷过。场地大不如心胸大,这是张本平深信的理念。他作为书画院的领军人物,在忧心的同时更多地表现出了冷静和思考。通过召开院委会,确定了书画院的宗旨。他认为,艺术家与社会是一体的,社会才是艺术的强大动力。书画院的艺术家们不应该只沉浸在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里求得一统,而应该有所担当。当时,河南省确定了文化强省的战略方针,张本平毅然决定,将书画院的发展紧紧依托于省委的文化定位,为河南省的文化开发做贡献。为此,他四处出击,寻找企业合作伙伴,组合企业家、收藏家作为院方发展的经济后盾,争得省市领导的支持,请他们当参谋,赢得朋友、亲戚、学生的关注和院方数百名会员以不同形式进行支持。他们共同支持,助推院方发展,又在宋寨、惠济桥、上街石嘴三个文化村建立了文化扶贫点,不断下乡,走群众路线。由于企业家、收藏家的大力资助,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朋友和学生的奉献,院方会员的全力拥护和支持,很快使中原书画院在资金、场地等方面出现了勃勃生机。这样一来,张本平和他的中原书画院在郑州市文化局、郑州市文联的支持下成了弘扬中原优秀文化的助推者和重要阵地。

这一次定位再次彰显了张本平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正是由于他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才能在2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闯出一片书画艺术的新天地,为河南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卓越的贡献,同时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郑州电视台等各大媒体对三次组织的“张本平现象”研讨会给予报道,受到了国家相关领导人、河南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的关注,郑州市政府、市政协的支持,专家、学者也对其学术成果给与了赞誉和肯定。著名文艺评论家赵日成还为张本平撰写了30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艺海长虹》。“张本平现象”体现出来的是一种不等不靠不要的拼搏精神、实干精神,是一种勇于担当、舍我其谁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也是一种面向社会、服务大众的服务精神。在当前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过程中,作为不可忽视的文化软实力,中原书画院自然又成了中原崛起的有力推手。

面对已有的成绩,张本平的心中又在酝酿一幅宏伟的蓝图。他确定了“打造海峡两岸书画交流的品牌、当代中国山水画交流的品牌,办好《中原书画报》、《当代国画名家》的品牌以其带动书画家采风、观光、写生的品牌,提升中原书画院在河南乃至全国的影响力、亲和力和凝聚力。”他确定以“交流为依托、文化为灵魂、创意为核心、品牌为先导、研究为支撑,扩大海峡两岸书画交流,以举办当代中国山水画大展为目标,努力推进中原书画院的快速发展,打造中原大地书画交流的亮点,促进中原书画院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目标,又制定了实施的具体举措。正是这一构想体现了中原书画院发展的战略眼光,对于中原文化的传播指导,对于河南文化形象的树立做出了贡献。

所有的道理都是用来做的,所有的蓝图也只有切实的践行才能实现。张本平是个具有雄才大略又能脚踏实地的实干家。围绕自己的构想,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有条不紊地作了这样几件大事:

一、壮行中原,走群众路线。张本平认为,艺术不能闭门造车,尽管书斋的艺术充满了书卷气,但却缺乏生活气息。于是他组织艺术家们走进自然的怀抱,接地气,增底气,抒豪气,感受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这也是大型文化活动“壮行中原”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组织“壮行中原”十多人采风团,先后到漯河、登封、西华、济源、上街、洛阳、开封、项城、郸城等地为期一年半的巡展交流活动,众多书画家不仅观化以娱情陶冶了情操,而且丰富了创作题材,更提升了审美情趣,同时通过巡展、讲座等也为广大群众送去了精神食粮。他们这种“善举、义举、创举”的大爱精神感动了中原大地,感动了中原人民。

二、启动“中原风”书画交流观光采风活动。“中原风”书画交流观光采风活动走向了全国,他们先后关东行、京津行、江浙行、岭南行、西部行,这无疑又是一个大决策、大手笔。已经连续举办七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在太行山、三亚、深圳、上海挂牌成立中原书画院写生基地,吸收国内外千余名书画名家参加活动,使中原书画艺术走向了全国,得到了海内外同行的认可。此外,还策划举办四、五、六、七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他从第四届接棒举办,一浪高过一浪。并且策划编辑出版了20余部书画作品集,有力地传播了中国书画艺术和中原文化。如果说中原书画院是河南一张文化名片的话,那么张本平就是那张名片的设计师。

三、开展海峡两岸书画大展。张本平不仅有高远的艺术追求,同时还有着浓郁的政治情怀。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执着心声。张本平充分认识到我国传统书画艺术的魅力,书画艺术的交流将会为祖国统一做出贡献。于是,他决定举办“海峡两岸书画大展”系列活动,架起两岸书画交流的平台。书画艺术的交流也是海峡两岸的一座“连心桥”。自从这个决策实践以来,“海峡两岸书画大展”已相继举办一至七届,受到各界高度重视和广泛赞誉。

首届大展于1994年元旦在郸城开幕,得到台湾美术家协会主席易苏民博士的支持,陈立夫先生致电祝贺,艺术家们在作品中表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与和谐的统一愿望。第五届在郑州举办,被列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重要文化品牌活动之一,彰显了中原文化的根性特征和向心力,既具有文化意义,亦具有政治意义,受到国家相关领导人与河南省委省政府相关领导的高度肯定。第六届在广州隆重开幕,成为广东省当年的文化盛事,省四大班子相关领导出席活动,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等十数家媒体进行了系列专题报道。第七届在河南博物院举办,由郑州市政协、郑州市委统战部与中原书画院联合举办。四个展厅,展期一个月,600多件作品精彩纷呈,为郑州文化强市增光添彩。

张本平长了一双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慧眼,遥闻声而相思,在他的眼中永远看到的是别人的优点。他不仅以自己的书画院为平台结识了书画圈内外的人士,更是充分利用《中原书画报》来推介他们。翻阅六百多期的《中原书画报》,你就惊叹不已。在他的笔下既有对国内书画大家、名家的评论,如范曾、刘文西、杨之光、卢禹舜、于志学、马国强等,也有对成就斐然的而声名隐抑的中青年书画家,如张宽武、狄少英、刘德功、沈克明、吴建潮、时全兴、周智慧、邵梦龙等是张本平院长发现他们,推介他们把他们展示在书画界的前台来。他笔下涉及到的书画艺术家,不仅遍及全国各地,而且涉及到泰国、日本、新加坡等。他的120万字《解读当代书画名家•张本平书画评论集》大型论文集获中国文联及河南郑州学术成果一等奖、五个一工程奖。

张本平就是这样成为众多书画艺术家的知音和伯乐。正是如此,使他更真切更深刻地领悟了艺术的真谛。很多书画名家以得到张本平的评论为荣。特别是对于那些取得一定成就但尚未被圈内普遍认同的中青年艺术家,张本平的一篇评论往往能够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这让人想起了韩愈的《马说》,其中有“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张本平无疑就是中原乃至全国书画界许多艺术家的伯乐。

总之,张本平以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在经营着自己的艺术天地。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意志,他所有的努力彰显出了不等不靠不要的实干精神,他以大情怀、大气度、大手笔的创造性劳动赢得了业内人士的充分肯定。张本平的每一步都是用心做出来的。张本平的梦想与众不同:让更多人实现梦想就是他的梦想。他的这个梦想让他的中原书画院没有了围墙。把围墙推倒,墙也就变成了桥,这座艺术桥通往书画艺术世界的深处。张本平以超前的胆略干了许多人想干但又不敢干的大事,于是他被业内人士奉为“神州墨海架桥人”,这是一个极恰切的称谓。换言之,张本平就是一座促进中原书画艺术传播的桥,就是一座推动国内外书画艺术交流的桥,就是一座海峡两岸艺术交往的连心桥。就是一座促进社会精神文明进步,实现艺术审美效应最大化的立交桥。                            

中原书画院官方网址:www.zyshuhua.com    中原书画院邮箱: 9480574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