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客服热线
0371-63752045 0371-63752045
服务时间:
8:00 - 24:00
客服组:
在线客服
QQ:

内页-上部

发布时间:2020-02-24 00:00:00

第九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征稿工作启动,欢迎各地山水画家创作精品参加,为祖国70华诞献礼(组委会电话:0371—63752045  65754017 并请关注近期各大媒体征稿通知)!

名家展厅

资讯分类

通讯地址:郑州市丰乐路与博颂路交叉口路东1号楼郑州市中原书画院  
邮编:450053
电话:0371-63752045 (传真)
63754017(办)
手机:13503814805               
邮箱: 
948057433@qq.com

/
/
当代书画名家李恒才空中美术馆

当代书画名家李恒才空中美术馆

2021-07-08 16:08

     当代书画名家李恒才空中美术馆

 

       

     李恒才艺术简介

 

       李恒才,1962年生于甘肃古浪,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山水画创作院画家,中国西部画院副院长,中国大风堂山水画创作室主任,中国孔子书画院副院长。2009年至2010年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龙瑞山水画工作室高研班,2010年至2011年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龙瑞山水画工作室精英班。

         作品被中央党校、国务院、人民大会堂、中央电视台、兰州大学、甘肃文史馆、中国国家画院等机构和个人收藏,多幅作品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文化部主办的重大展览并获奖。先后在武威、兰州、张掖、西安、河北、江苏、郑州、山东、安徽、内蒙、宁夏、福建、北京、法国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和联展,多篇论文刊发在国家级重点刊物、杂志,出版有《李恒才国画作品集》《 千姿百态画骆驼》《写意骆驼画法》《李恒才山水画作品集》《李恒才骆驼作品集》《墨然西极•李恒才山水画作品集》《墨然西极•李恒才骆驼作品集》等多部著作。

 

 

学术展览活动

 

◎1992年国画作品《山庄晨韵》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等主办全国税收带来了祖国美绘画展并获优秀作品奖

◎1998年《塞上秋深》入选全国黄河魂艺术大展并刊发在《美术大观》

◎2000年作品《高原风情》(组画)获甘肃省首届写生画展二等奖

◎2002年作品《天堑秋染》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纪念“5.23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2005年作品《大漠瑞雪图》等入选中国文化部等主办的纪念徐悲鸿诞辰110周年国际著名美术家作品展并入编该画集

◎2005年作品《秋新风送长垣声》等二幅获西部风韵·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优秀作品奖

◎20067月作品两幅入选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国画家》杂志主编的《当代国画家画廊》一书

◎20069月作品《六月祁连玉屑飞》入选由中国美术馆、甘肃省委宣传部、省文联主办的西望敦煌•甘肃省美术作品展览

◎2007年甘肃电视台公共频道做《李恒才的国画艺术》专题报道

◎2008年作品《回眸霜月何为家》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和谐家园•全国工笔画展览

◎2009年作品入选第二届中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

◎2009年参加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中国画山水作品展

◎2010年作品入选中国山水画艺术双年展

◎2011年作品参加安徽黄山美术馆全国名家山水画作品展

◎2011年作品参加北京正本清源•贴近文脉——全国山水画名家作品学术邀请展

◎2011年作品参加山东潍坊首届中国画艺术节书画展

◎2011年作品参加法国中华底蕴——中国山水画艺术作品展

◎2011年作品参加北京大墨无疆——中国西部画院首届院士作品展

◎2012年作品参加山东济南美术馆全国名家山水画巨幅作品展

◎2010年作品参加兰州市美术馆全国山水画名家作品展

◎2012年作品参加北京山水家园——中国山水画作品邀请展第二回

◎2012年作品参加宁夏石嘴山中国山水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20l2年作品参加北京山水家园——中国山水画名家作品邀请展第三回

◎2013年作品参加北京翰墨见扬州——中国山水画名家画扬州作品展

◎2013年作品参加江苏扬州中国山水画名家画扬州作品展

◎2013年作品参加江苏无锡首届山水家园•人文鸿山——中国山水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3年作品参加山东淄博大红门美术馆中国山水画名家作品展

◎2014年作品参加北京山水家园——中国山水画作品邀请展

◎2014年作品《锦绣西部》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八届民族百花奖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4年作品《古道秋韵》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中国陶都·陶醉中国吴冠中美术馆第二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41123日由吉林电视台放歌中国·文墨画歌栏目做画家·李恒才专题报道

◎2014年作品参加走进顺德•山水家园——中国山水画作品邀请展

◎2014年作品参加江苏无锡山水家园•翰墨吴都——中国山水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5年作品参加北京明心见性——中国山水画创作院画家精品展

◎2015年作品参加北京山水家园——首届全国山水画作品提名展

◎2015年作品《听雪》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水墨彭城•全国写意中国画作品展

◎2015年作品参加北京五福艺术馆中国西部画院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5年作品参加河北大成瀚风无极·五福大成——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5年作品参加北京商务印书馆涵芬楼艺术馆清风习来——书画名家扇面邀请展

◎2015年作品参加河套明珠·大美五原中国画作品邀请展

◎2016年作品参加广州顺德山水家园——全国山水画名家学术邀请展

◎2016年参加北京康复研究中心大道同行·孝者无疆——国际残疾人日敬老助残文化公益活动

◎2016年作品参加甘肃景泰飞天美术馆大美丝路·白银市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全国名家书画作品邀请展

◎2016年作品参加美国第二届发现中国国际艺术精品展

◎2017年作品参加北京起航——墨韵书香 一带一盟国际名家书画作品巡回展

◎2017年作品参加俄罗斯起航——墨韵书香 一带一盟国际名家书画巡回展

◎2017年作品参加山东临沂市美术馆走进沂蒙·中国画名家交流展

◎2017年作品参加中国山水画创作院广东分院条屏作品邀请展

◎2018年作品入选第十届全国当代花鸟画家优秀作品展

◎2019年作品参加北京“庆祝建国70周年——当代名家邀请展

◎2019年6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成功举办“墨然西极•李恒才中国画作品展”

 

 

                         古道新韵  西部深情

                                     ——李恒才的西部山水作品探究   张本平

 

     初夏的风,拂过了缀满绿色麦穗的沃野。初夏,这个忙碌的季节,踩着淡墨一样的云,姗姗而至,在这片多彩的大地,划出千万条斜斜的雨线。这时候,门扉深掩,春茶初市,墨香四溢,正宜作画。这一次,李恒才挂在中原美术馆墙上的宣纸,却是两幅丈六拼接的宣纸,面对如此大的宣纸不由得细细思量。范曾作老子画像,从眼开始,至头,至身,至青牛,栩栩如生,山水只是背景;董寿平画松,择其顶部,笔走龙蛇,干如虬,枝如针,酣畅淋漓。一千个画家有一千个对象,即使面对同一个对象,表现出来也不尽相同。一个高明的画家,必须要胸有成竹。这“竹”,亦如山水,不再是简单的写生对象,当它跃出纸面,已经融入了画家的历练、记忆、感觉和感情。对于生于西部、长于西部的李恒才来说,莽莽苍苍的西部山水,提供了无尽的素材,也融入了他的艺术生命。行走在这样壮丽的画图中,云在走,水在流,鸟兽在出没,人家在散落,转弯即景,景随步移。晨与昏,雨与雪,变幻不定。一座山与一座山相连,远与近,高与低,前与后,阴与阳,深与浅,呼与应,动与静,浓与淡,有着与生命自成和谐的关系。作为一个清醒的、卓越的画家,李恒才极力追求的,不仅要熟悉西部山的每一道肌理,水的每一道波纹,还要找到最和谐的构图,最合适的皴法,最相近的色彩,使对象物化后,在似与不似之间,达到神似,形成意境。在以往的创作中,李恒才对于西部山水,多以斗方,四尺,六尺长条,小六尺,包括六尺,八尺来表现,意到笔亦到,变与不变,往往得心应手,彰显着含道映物、澄怀味道的风格,在西部山水画的新帜里独领风骚。白石老人曾言:似我者死。李恒才深知,艺术最忌重复和裹足不前。面对新时代、新要求,他更愿意不断探索,尝试,变法,不断地超越自己,放眼长篇巨构,开拓艺术境界,表现这个时代新的气象、新的精神,彰显出高原四季、古道新韵的幽深意境。

 

 

 

 

     画大画,既是艺术上的挑战,也是一种陷阱。没有宽阔的胸怀,没有深厚的功力,强作大画,必然顾此失彼,手足失措。李恒才的层峦大障,以书入画,从第一笔起,勾勒,皴擦,力透纸背,使的是平生功力。山鸣谷应,云穿水绕,虚实相生,尽力拓展画面的空间。进一步拉近与山的距离,倾听水流的声音。山山相映相衬,又浑然一体。把每一座山的几面表现出来,让山立起来,活起来。随处散落的树木与人家,透着自在,其实也是精心。反复地敷色,墨与色破,与水破,与墨破,应用了多样手段,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一幅两件丈六拼接的巨作,几乎耗时十五天,却也神闲意定,从容不迫。往往,一幅力作画成,意犹不尽,激情燃烧,又开始下一幅的创作。

 

 

 

 

 

      纵观李恒才近期鸿篇巨制《塞上春霁》,是一幅传统的万壑胡杨图,着力于色彩的明暗、色调冷暖对比,充分展现了西部山水的连绵、巍峨、雄伟、壮观;《祁连雪色几多重》追寻诗意的艺术空间氛围,趋向着音乐境界,渗透了时间节奏,将观众的视线朝向流动、转折的方向引导——由高转深,由深转近,再横向于平远,形成一个富有节奏和韵律的观赏活动;在《绵秀西部》里,山是背景,也是主体,与山地人家共同营造了一个诗意盎然的西部人家烟云图,使西部山地独特的秦雄楚秀风貌得到了完美体现;《鹿鸣祁连声更幽》以绿色取胜,着力营造了祁连的清幽的一面;《浮岚叠翠》写出西部的夏景,是关于西部的诗篇“风来花落帽,云过雨沾衣”最好的诠释;《清景无限》《高原春晴》《万壑流翠》拉开画面空间,营造了极为廖阔的意境,在丈二纸幅里,装下了百里江山。这些系列巨作,大气磅礴,气势壮观,如唐诗汉赋,彰显了泱泱大国盛世气象,并与时代精神相契合。西部的烟云四季在其中,画家的苦乐甘辛在其中。这其中,更有思索、激情和热爱。他作品以西部原始的野性与壮美为表现手段,小写意水墨充满了雄浑与激情,表现手法老辣、凝练,具有很强的艺术绘画语言,是一位及具开创性的艺术家。其山水体格属于“雄强壮美”语言,在西部山水画中开拓出了“恒才样式”的古道新韵雄风,在当今学术界引起了很大反响。

 

 

 

     而立足于风景的构图形式,有助于寻找自身与客观世界的广泛联系,让笔墨更接地气,通过汲取山河蓬勃之灵气,全面构建西部山水的视觉形象,且与文人画注重内心体验的封闭内倾型心理结构迥然有别。在时代精神感召下,李恒才的西部山水画以恢弘雄强的视觉形象,践行长城、烽燧、丝路所昭示的西部雄风这一命定的历史主题。在“诗画一体”的艺术实践中,李恒才致力营造的诗境既非传统诗教中温柔敦厚,也非以禅入诗、“不生憎爱”的清幽寂灭,而是汉唐诗赋中涌现的“月到西部分别明”那种盛大壮美的文化气象。用他自己的理念“由意象到心象”是他对山水崇高美的引吭高歌和热情赞美,由此生发的诗意境界,与汉之“马超龙雀”和唐之乾陵石雕,所展现的激昂奔放的美学风格一脉相承,他的山水图式也是对儒家自强不息、积极用世思想的审美再造。他的西部山水也许偏离了文人画的源流,但艺术正如唐诗宋词的更迭,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因其鲜明的特征,在历史文化大势中总有出格的精彩。

     其实,西部山水画的墨彩表现与笔墨表现,或者形态样式表现的探索,只是彩墨的不同而已。墨彩、笔墨与形态的统一才能造就真正成熟与充满个性的山水画样式。致力于西部山水画墨彩探索的画家也有许多,然而,有些画家的墨彩表现和笔墨表现并未很好地协调起来,以至出现了墨彩过于火爆而笔墨形态又不成熟的问题,有些画家虽然理解了西部山水墨彩表现上的特殊性,然而其对西部山水的形态概括却没有从具体的描摹中解脱出来,其山水形态虽奇而幻却缺乏美感。还有少数画家虽然对西部山水的形与墨关系处理得都相当不错,但是对西部山水之形的概括只局限于一种形态,对西部景观丰富的墨彩再现,也只局限于一种彩墨,从而存在着表现对象过于单一无法深入的缺憾。李恒才的墨彩山水画,克服了上述墨彩表现方面的三种缺陷。他的山水画作,墨彩的主基调,或者以深邃的揭青墨为主,或者以厚墨温暖的朱磦墨为主,或者以紫色为主,或者以白色为主。漫漫太浅戈壁滩,连绵起伏的祁连山,青青幽寒冰雪谷,青绿漫野凉山坡,层叠奇异高原这些显示出西部特殊地质奇特的景观,都能够在他的笔下显示出其墨彩表现上不同于内地景观的特定性。在他的作品中,西部的谷地、冰峰、绿洲、戈壁、沙漠,都能够得到典型的艺术再现。而他所描绘的,并不只是睛空万里之下的西部大地,而是月夜、晨曦、雪飘、风霁等不同气候状态下的西部山川景象。即使是晴空万里,西部各地本身的地质也万分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内地所不能看到的大地墨彩奇观,这正是李恒才艺术的真实之本。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李恒才笔下浑然天成的山水景观,是经过他精心观察而概括提炼出来的山川形态。因此,他所表现的西部风情不是对着照片的简单直观的临摹,而是具有较高艺术品格的山水形态。西部山水画的大气、壮美、崇高、深邃、雄浑与奇幻,在李恒才的墨彩山水画作品中,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艺术再现,从而形成了他自己的西部墨彩山水画风。从李恒才作品的艺术表现方式上分析,他所创造的西部山水画形态,显现出了内敛与发展的多样可能性。他的山水画作,既有工整细密的山川勾绘之处,又有浑融虚渺的淡彩之所;既有高入云端的山谷峰巅,又有云低塬平的旷远冰峦。他的西部山水,既是写实的,又是写意的;既是多姿的,又是单一的;既是丰厚的,又是单纯的。

       李恒才的山水图式,在他的大量作品中有两类。一类用长笔大墨描绘西部山水。这类作品往往风物寥落,但画境十分苍茫辽阔,具有很强的空间感和视觉冲击力。张弛有度的线条和墨色的变幻融合,构成了磅礴雄浑的视觉交响,尤其是枯笔和墨色的关系,在黑白对比中处理的非常到位,在快速激荡、貌似轻松的自由挥洒中,却能十分准确、生动地传达出山川之势和自然肌理的细微变化和神韵,造型之神力可见一斑。没有对生命与自然宇宙的深刻感悟,很难达到如此出神入化、巧夺天工的程度。其中,部分作品以色彩点染,体现了别样的西部风光。还有一类视觉图式以宏观视角看大江大河、千山万水,大有横绝太空、俯察万类之势,构图将景观平面化、纹饰化,如《丹霞流韵》《冬至正阳》《吉祥高原》等,墨与色冲撞弥漫,雄浑之力生生不息;《麦积新雪》中,意象的线段如龙蛇竞走、神出鬼没、不可测度,用后天之力达到先天之境,体现了强悍的审美主体精神。

 

 

 

     李恒才自己曾经讲过,他在对西部山水的探索过程中,首先是通过相对工整的山水结构,对西部不同地质、地貌的山水予以充分地观察、认识与分析,形成典型性的西部山水形态。确实,我们所看到的李恒才西部山水画,往往山水结构明确,形态勾勒清晰,这使得他对西部山川形貌的掌握有了较为充分的理解。这种形态构成上的把握,对于多年专一从事西部山水墨彩画的李恒才而言,已经超越了表面的形态感觉,而是从骨子里去感悟西部山水形态,从而实现了对西部山水表现的本质上的高度认知。这种本质高度的认知,就是对西部山水的一种精神体悟与交流。这正是李恒才山水能够卓然迥异于诸多西部山水画家的根源所在。

     如果我们比较国内几位西部山水画家的西部山水笔墨的话,我们就能够进一步看到李恒才在探索西部山水画的道路上,在继承前辈山水画传统基础上,所走的是一条新的路径,及其所实现的新的境界。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西部山水画史上,可以这么说,舒春光得西部山水形态之奇幻,徐庶之得西部山水之情趣,周韶华得西部山水之大气,周尊圣得西部山水之墨韵,而李恒才的墨彩西部山水画,则可称为得西部山水之奇境。这种奇境,正是他通过厚墨壮美的墨彩表现而得以实现的。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概括李恒才的西部墨彩山水画:形的结实与松放,境的高远与深邃,彩的奇幻与浓烈,线的简劲与富丽,格的大气与迥然,这正是李恒才所给予我们对西部山水的超越实境的新感受。

         笔墨是画家的艺术语言。笔墨的运用与画家的美学理想和审美情趣有较多的联系。纵观李恒才的西部山水,其墨韵大多凄清幽冷,其境界大多凄婉苍凉,而其山水画系列就墨韵而言,与整体画风基本一致。翻开李恒才出版的多种画集,仿佛一股清气扑面而来,一股冷风从我们心头刮过。他的创作尚“清”,但这个“清”不是举世混浊唯我独清的清,而是老子“清静为天下正”的清,也是李白“诗传谢朓清”的“清”。清是一种境界,一种美。李恒才的清,是高洁的清,清宁的清。李恒才的“清”,近乎凄冷,但又冷中见热,仿佛奔腾着一股生命的暖流:或把我们带入暮色苍茫的幽谷山涯,或把我们带入寒风瑟瑟的高冈泽畔,使我们灵魂净化,人格升华。李恒才作画,很少用秾丽绚烂的暖色,而多用凄冷凝重的冷色。翻开他的画集,描写的秋景多于春景,而秋景更超拔些,更见个性。他的作品《厚土》描写了一片萧索的秋韵,与春的企盼形成鲜明的对照。那一片杂树,老枝铁杆,纵横交错,在秋叶纷然去后,透露出风霜雨雪后的嶙峋傲骨,高楼大厦后边背景显现,远处是凄冷流动的大山,整体上凄清幽暗。读这样的画作,我们仿佛看到诗人在苦恋沉思,在人生道路上上下求索的情景,感受到人生的苦涩和悲凉;《塬上春望》描写的是春景。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树上点点绿色嫩枝,山中冰雪尚未完全融化,溪水细细长流,欢乐流淌。整个画面虽充满蓬勃生机,但依然使人感受到暖意方生,余寒未尽;他的《圣地春光》《高原春韵》《陇上春霁生岚气》等画作,也可从明丽的春色中读出丝丝寒意。至于写秋景的《丹霞流韵》《山骨》《塔影河声》等,画面色调无不凄清幽冷,加上形象与空间的强烈对比,读来使人感慨系之,情难自已。“拙”的内涵应是厚重、自然,是老子讲的“大巧若拙”的拙。书法的拙,笔者的理解是雄强而具童心感,拙朴的高境界是清新自然,臻至“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韵致。拙朴是李恒才书艺的重要美感特征,读他之书品,深感有一种古拙之美。古,高古,他画取法甚高,画品显得古雅,无一丝俗气。拙是拙朴,傅山提出“宁拙勿巧”的主张,这个拙,笔者的理解是“大巧若拙”的拙,高度朴素、自然。艺术非雕不美,但这种雕要达到不见雕琢之痕迹,即不雕之雕,如浑金璞玉。拙扑与朴素、自然,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涵义大致相同。

 

 

 

 

 

     

      李恒才的成功往往让我们在回首中国画坛时会陷入深深的思考。与李恒才同时甚至更早一些的西部画家,他们虽处身于西部这块富藏山水画素材宝库的沃野中,却无法把西部山水的质与神很好地表达出来,他们中有许多人陷入了以传统笔墨束缚性地表达西部山水的“结壳”状态之中,无法概括提炼出表现西部山水画的笔墨新语汇,更无法以笔、墨、彩、形相结合地展现出西部山水的瑰丽奇壮之美。而与此同时,却有不少内地画家,偶尔来过西部几次之后,却很快地就找到了一种表现西部山水的样式的笔墨语言。这就让我感到,在当前情况下,内地画家所画的西部,往往更赋有我们面对西部山川时的初始感觉。这种现象存在的实质是什么呢?是感觉的缺失与观念的束缚。面对我们十分熟知的西部山水,区内一些画家感觉的敏锐性往往被景观熟知的麻木所弱化。同时,区内画家在传统笔墨积累上的有限,往往又使得不少画家过于注重对笔墨传统上的加强,从而出现了这样一种结果:因中国传统笔墨语言的应用,而消减了西部山水本身应该具有的韵味,以传统笔墨韵味的感觉取代画家面对山水实境的感觉。感觉的缺失与笔墨观念的束缚,往往是许多区内画家的问题之所在。自然与艺术有源流之别,自然是源,艺术是流。流或清冽、或浑浊、或激越、或隽秀、皆源之所惠。范宽、董源,一雄浑高迈, 得之关洛,一清隽沉郁,得之吴越,均有所本,非一时之兴也。南北宗说,实玄宰一人好恶,然云烟明灭,丘壑崎岖则自然之因有,不可以是非论之。西洋之风景以凸凹取势,中国之山水以远近为寄,亦自然之异也。兰州,古之榆中,汉时称金城,至隋始改称兰州,乃丝路重镇,云贾金汤,一水横穿,山形米聚,襟带万里。于山则或苍茫、或葱润;于水则或湍急、或舒缓;一日有一日之景象,一时有一时之风韵。李恒才生于斯,长于斯,三十余年,游目骋怀,日夕沉吟,移之丹青,其画山则巍峨恢宏,群峰相逐,状若众神俯仰;画水则浩瀚跌宕,一泻千里,势如万马奔腾。其情其势皆西部之山水涵养之故。

      中国绘画,宋元以来,山水为上,时至今日,仍一脉相承。古人与山水且近,尚依山恋水,今人与山水日远,故而山水萦怀。然今日之山水画,清丽萧散者众,雄奇伟岸者寡,笔情墨趣,崇古恋旧,多玄宰之遗风。依今日言之,自然这非圣、非仙、非鬼、非巫关,然今人对自然眷恋依旧,对自然之景仰依旧,对自然之亲善依旧,对自然之寄托依旧,惟其眷恋、其景仰、其亲善、其寄托之所凭藉,之所企翼,之所诉求,之所认同,与古人不可同日语焉。李恒才所谓似与时尚相逆,然实与时势相遂,诚智者之所为也,加之勤研笔耕,情智所至多有创新,其伟岸雄奇之形,乃人格气质所寄,而西部山水画不拘一格,有无相通,长短相济,不乏上乘之作。他以西部山水为主要的题材,西部山虽没有其它名山大川险峻壮观,却有着浑拙质朴的独特风韵。沉静浑厚的山峦,山窝窝里的村落,依山筑起的石屋,树荫闲聊的老翁,山道上晚归的山民,沟沟岔岔的溪流……,无不反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李恒才的西部山水画,在创造意境和笔墨上显得淡远、空灵和清雅,风格沉静、大气,淋漓尽致,有地域特色和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他灵活运用多种绘画技法,以墨色为基础,以勾皴擦染构图,或青绿,或浅绛,虚实相生,浓淡相宜,苍茫浑厚,雄秀兼备,厚实处寓华滋,刚健中掩丰润,使山水和地表物象融汇一体。在对近远景的处理上,突出中景,笔墨独特,有宏阔深远之感,在色彩的运用上,与水墨有机地溶在一起,让人感到似墨似色,似有色而无色,体现了他灵敏的感悟和度的把握。他是得心应手的,在他的眼中,传统是“活”的,艺术离不开生存的现实。他的作品创造出了西部山水的神韵,也体现了他独具匠心的个性化表现,以及对自然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不断的表达了他对西部山、水、人的真情。以至于他笔下的西部山水,不同于华山之险,不同于三峡之壮观,不同于泰山之博大,但有着浑拙、质朴的风韵,沉静、浑厚的山峦和裸露出荒凉、崎岖蜿蜒的山路,无不透露出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无不透露出一种拙朴之美。

 

 

 

     李恒才生在西部,长在西部,工作在西部,并且是西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又任中国西部画院副院长。他了解西部画家的情况,了解区内画家在西部山水表现方面理想与实践之间的差距所在。因此,当他移居北京转师龙瑞先生之后,视野的开拓,使之进一步找到了方向,领悟了西部山水画实践中的问题之所在与出路之所在。他的西部墨彩山水画创作,最终克服了一些区内画家所存在的感觉缺失与观念束缚,他以四十多年的西部生活经历以及年年回到西部采风的感受为依据,以居身西部区外的广博视野和感觉沉淀为基础,从而认定了一条致力表现西部山水的新路径———西部墨彩山水画。这条路,让西部山水的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墨,与内地上千年的水墨传统拉开了距离。这就使他的作品既有区内画家对西部山水形态构成把握上的结实、丰富与深刻,又有区外画家对西部山水的印象式的、感觉上的敏锐把握。更为可贵的是,他的西部山水在形态表现上,开始脱离出了一些区内画家被具体的写实样式所束缚的局限,致力于对西部山水的共性把握,从而逐渐形成了他所特有的西部山水画形态语符。正是这种形态的获得,使得他的作品既具有西部山水画的写实基础,又具有高度概括性,更兼容着西部山水本身的感染力。从山水画的历史可以看得出来,山水画离不开写实的基础。但是,画家个性样式的建立,新的山水画派的出现,往往都是超越写实而进入意象阶段的产物。这种超越写实的意象描绘,并不像我们今天的画家那样仅仅通过简单的写生或者拍拍照片就能够实现的,它是画家对艺术之理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境界、新层次之后的结果。李恒才的成功再次证明了这一艺术提升所不可缺少的发展阶段。

       奇异的自然景观使西部山水多姿多彩,雄浑博大,其色调精彩纷呈,李恒才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山水画作尤其注重色调的强度。欣赏他的山水画作,人们首先会被他画中浓重的色彩所吸引。褐、赭、红、绿、白等相互搭配,把西部山水特有的魅力表现得酣畅淋漓,一种千姿万态的气象滚滚而来,静心审视,万壑之中的几抹红意,昂首行走在山间小路的几峰骆驼,慢慢把自己沉入一种和谐之中,它们并不孤独,面对无法选择的环境,它们在竭力调整生存的状态,皑皑白雪让它们追忆逝水年华,或者某个带有地理特征的梦境。这些细部特征,很细微地表现了西部山水另一面的东西,那些夹在石缝或山体中流泻的水体,雾带般飘动,寄寓着画家的一种渴望:西部山水是既有瑰丽景色又有水情诗意的画卷。大西北之美,需要深入的沉潜者才能描绘,李恒才正像他画的骆驼,脚踏实地,执着地一步一步地走入个人的独特的艺术世界,终成气象。

 

 

 

 

     李恒才认为:西部山水是一片未开发的处女地。未来的中国山水画必然会在西部尤其是甘肃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并引领未来的的创作取向。与恒才聊叙笔者会感到他思路清晰敏锐,对书画艺术有独特的见解。他说:中国画开拓的领域非常多也非常广阔,尤其是从小在西部生活的他,在学习绘画的经历当中就发现,历代有那么多的很优秀的中国画家,有很多很优秀的山水画作品,包括其它的中国画作品及中国山水画的传统的长河中,基本上找不到西部的山水画的作品,也找不到代表西部山水画的画家。所以他认为, “无”给我们这一代人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创作空间,当然也有一定的难度,所谓难度就是可借鉴的东西少,可参考的东西少,但是给我们提供的最大空间是前面没有障碍,没有一座座丰碑。如黄山、泰山、华山,千百年间有多少画家在画;再如江南风光、小桥流水,有很多画家都画了,大致上讲,这类题材的艺术语言、表现风格都已发挥到淋漓尽致了,以致于后来学画者就有人发出了“中国画穷途末路的惊叹”。李恒才认为是因为他们还没有了解到,在中国的山水创作领域里面,还有一大片处女地等着后来者去开发。李恒才认为: 自己有一个预感,认为中国山水画开拓的最大领域是在西部,就是西部的山川大漠,古道丝绸之路。中国山水创作突破的最大空间就是墨彩,因为我们在西部的山水画写生当中,已经明显的感觉到,单纯用传统的水墨语言,已无法表现西部的山川大漠,因为西部的山川大漠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阳刚的色彩丰富,尤其是春夏秋冬的变化,色彩相当强烈。你无法单用一种单纯的水墨语言去表现金秋的胡杨;假如你只用墨来表现,就无法给观众传达你对大山大川大漠色彩的那种感受。尤其是你进入夏秋季节的大草原,看到草原的那一片片绿,可不是单纯的一种绿,那种绿的变化非常丰富,由浅到深,有暖到冷,而且在草原上有很多花朵,朵朵绚丽灿烂且婀娜多姿,这时笔者就想到了中国绘画突破的最大空间应该是彩墨。

 

 

 

 

     绘画是有生命的,一幅画如果没有独特的个性风格,这幅画的生命力也要大打折扣。品读李恒才的系列西部作品,总会让我想起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一首雄浑苍凉的边塞诗。凉州在今甘肃武威市,李恒才就是从这里走出的画家,我把这首诗和李恒才的作品联系起来,并不只是因为李恒才是古凉州后人,更是因为恒才的作品所表现出的意境恰与这首凉州词同出一辙。西北边疆之美,绝不同于江南水乡柔媚明丽之美,而是一种高远的美,粗犷的美,而这种美在恒才的作品中得到了升华,尽管他极力的想把物像表现得柔美一些,但渗透到他骨子里的凉州基因却仍使他的作品具有了沧桑与雄浑的力量感。在那片充满了历史感的凉州土地上,画家眼前所见到的似乎只有两种物像:骆驼和大山,而两种不同的物像在画家的心中具有同样的份量,从而使作品表现出来的意境空旷但又绝无寂寞之感,骆驼的动与大山的静仿佛是一种约定的默契,使人感到自然的脉搏跳动与生命的呼吸韵律,通过这一动静的对比表现,很好的把祖国西北边塞的雄奇广袤、浑厚沧桑之美表现出来了。笔者一直认为感情的真挚是画家创作的底线,李恒才是个厚道平和而又不失智慧的人,他的作品也是他美好的心境与愿望的表现。

 

 

 

 

     中国的山水画不同于传统的西方风景画,不是简单的景物再现或风土人情的展示,而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蕴含了极为深刻的人文精神与人性的温情,与人的志趣、情操、视界等有紧密的关系。写实不是它的目的,立意才是根本。至于后者,它更多地强调画面的现场感、细节的真实和景象的可还原,也就是说,客观性、再现性、观赏性是主要的考量。因此,谈论李恒才的西部山水作品,我不愿意使用“观看”、“欣赏”或“观赏”一类的用词,而更愿意用“阅读”,或以更简略的“读”来进入。因为,在吾看来,观赏较多关注作品的线条、皴擦、设色和布局等技术性的元素,属于外部性的接受;而“读”,则可以透过纸背,打开笔墨之外的通道,追随画家的想象力而进入其内心,与他的精神进行自由无拘的对话。品读李恒才的画作,我即刻就有一个深切的感受:这是一名深谙传统艺术之精髓的当代画家,古人所倡导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追求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山水画是传统文化瑰宝,但是能让瑰宝生辉,着实不易。因为当下许多画家快餐式的山水构画,让瑰宝蒙尘,致使山水质感变浅显俗,要么是程式化的俗套,要么是随意化的粗陋,笔墨已经然不通技。李恒才执意丹青意境,雄攻西部山水为核心,以专业磨砺成就专业品质,在山水画界因形态显技全,用神态酿奇韵,成为西部山水画独树一帜,别开新面的开拓者、探究者、研究者。他画出了西部山水的精气神,画出了西部山水的质感气韵,以意取胜,是李恒才对西部山水画的倾功方向。他善于从隋唐墨彩中汲取悦目风华,也善于从两宋山水中复续动心禅宗,山水画无论从形态还是从神态上来看,都是传统的主宗一脉,师古师道师自然的心谋与修炼,一直不偏正宗,执着有定力。动笔墨制丹青,浩然得正气,雄奇制正观。站在他的西部山水作品之前,山水的精气神与质感神韵皆成涌涌,展现出了西部山水画的笔墨新象。如果从笔法和墨韵的特点来说,他的西部山水既有南宗的氤氲气象,也有北派山水的雄奇险观,非常好地融合了南北画法的优质笔墨价值,成为当下用笔、设墨、制意很具创新性和时代性优秀的山水画家之一。人们不禁要问,李恒才先生为什么在融合南北两派山水画法的进程中怀有大技,立有卓功?这是因为一方水土养一方奇人,李恒才自幼在西部成长,西部山水雄奇与雅秀并存的自然状态,耳濡目染,深入骨髓,为实现西部山水传神立传的愿望,数十年来足迹遍布陇上南北,大漠戈壁,写生采风,遵循谢赫六法中,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积累了大量素材,为其创新型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必然就要走进南北画风融成一道的探索之路和功成之道。

     水墨之路犹如色彩之路一样漫长,未来中国画的走向将是水墨与色彩并举,沿着各自的美学目标向前迈进。祝李恒才仁弟在今后的艺术征途中取得更大的学术成就!

    (本文作者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原美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原书画院院长,《中原书画报》总编,郑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工程学院特聘教授,河南大学民生学院客座教授,郑州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作家、评论家、鉴赏家、书画家、教育家,是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地址:河南郑州市新郑南龙湖泰山路中原美术学院 中原美术馆;

    电话:0371-63752045   13503814805         

邮编:450053 中原书画院官方网站:www.zyshuhua.com   邮箱:9480574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