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客服热线
0371-63752045 0371-63752045
服务时间:
8:00 - 24:00
客服组:
在线客服
QQ:

内页-上部

发布时间:2020-02-24 00:00:00

第九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征稿工作启动,欢迎各地山水画家创作精品参加,为祖国70华诞献礼(组委会电话:0371—63752045  65754017 并请关注近期各大媒体征稿通知)!

院藏名家精品展销

资讯分类

通讯地址:郑州市丰乐路与博颂路交叉口路东1号楼郑州市中原书画院  
邮编:450053
电话:0371-63752045 (传真)
63754017(办)
手机:13503814805               
邮箱: 
948057433@qq.com

imgboxbg

搜索

so
imgboxbg

名家推荐

北京-董浩

2020-06-08 10:02

         董浩简介

    董浩,曾用名董大都,生于1956年4月。父亲董静山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是京城著名书画家。

    董浩幼承家传,五岁起习画,专修国画、人物、花鸟、书法及油画。现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李可染国画艺术研究会研究员、李可染基金会理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希望工程爱心大使、中国美协会员、书协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全国金话筒个人成就奖,中央电视台十大主持人之一。1975年即参加油画展,1998年起任中央电视台书画院理事、《小书画家》杂志编委、全国青少年书画大赛评委会副主任。任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研究会副会长。任河北书画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大庆书法家协会名誉会长。现为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理事、副会长,北京市职工美术家协会顾问,全国政协名人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文化部文华国韵书画院人物创作艺术委员会主任,宋庄国画院副院长,中国长城书画会副会长,中国文联影视书画会副会长。2010年获得印度驻华大使馆颁发“印中友谊使者”荣誉;2012年获乌克兰驻华特命全权大使尤里•科斯坚科阁下颁发“乌克兰大使奖”。    曾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董浩叔叔的画》、《董浩书画集》等画集。50万字自传《故事人生》收录250多幅书画作品。海天出版社出版《有画浩说》董浩随笔书画集锦、中央电视台《幕后》、《实话实说》、《书画中国》等电视专栏分别专题报道。

 

收藏热线:0371-63752045 / 0371-63754017

 

 

融会贯通  粉墨人生

              

 

             ——浅谈董浩水墨写意戏曲人物画风格要素     张本平

 

 

中国戏曲是与希腊悲喜剧和印度梵剧并称的世界古老的三大戏曲文化之一,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史以及世界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可遗憾的是,受传统意识和艺术取向的影响,那些植根于人民之中、荟萃风流的戏曲艺术形象并未在中国古代画家笔下闪现其流光溢彩。然而,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有些人却独树一帜,把表现“国粹”作为艺术人生的不懈追求,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就是继以水墨写意技法表现戏曲人物而驰名的画家关良、韩羽、高马德、刘石平、马书林之后又杀出的一匹黑马——董浩。他是著名的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也是一位出色的画家。他的戏曲人物多次在大型联展中展出获得好评。他通过表现生动有趣的戏曲人物形象,将传承千百年的精致的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变成一种流行而现代的世界遗产。数十年他执着于水墨戏曲人物画的意象、意趣和精神追求,苦心孤诣戏曲语言特有品质与艺术境界。经过对戏曲人物形象的长期探索与研究,这个课题在他的戏曲人物画作品中清晰可见。

董浩不仅是一位画戏曲人物的高手,而且他在花鸟、山水画创作上也相当出色。他在主持节目的同时,他的戏曲人物作品迷人又炫目,有着京剧一样惊人的魔力,充满了戏曲性的丰富的情感。这源于他扎实的造型基本功和笔墨技巧,在这一基础上他专攻戏曲人物的形象,自然就更得心应手、驾驭自如了。应该说,选择戏曲人物为作画的主要素材是需要一定胆识和勇气的。这不仅因为戏曲是中国绘画艺术较难以驾驭的形式之一,而且还因为戏曲承载着华夏文明五千年来复杂的人文情感和浓厚的民族审美情结。中国现代有画戏曲人物的传统,积累的经典作品给当代画家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丰富资源。今人对戏曲人物的认识与理解,特别是今人的审美趣味,与古人一脉相承,又有不同的地方,这就给当代艺术家留下了思考研究和探索的广阔空间。董浩自幼受父亲董静山的指点,又受马书林名师的教诲与提携,开阔了艺术视野,加深了对中国画的认识,并对导师马书林专攻戏曲人物的题材及其创新成果印象深刻。如何融会贯通,集各种技法融入戏曲人物画之中,创造出有民族风采、时代特征和个性风格的中国画?成为当代艺术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董浩勤于观察戏曲人物的造型和各种动作,积累了大量速写,并多次到剧院写生,体验生活,研究戏人状况以及历史的关系。在造型手段上,他不排斥从西画引进来的素描和速写,不排斥块面明暗造型,而是将其巧妙地转化为戏曲人物画创作的格调情趣。他画丰富多彩的戏曲人物,更爱画武打动作中的人物。他采用各种造型手段:线描、水墨、简笔、泼墨,通过人物各种神态和动作,富有激情地勾勒和描绘其优美的形神,刻画人物内在的力量。他认真研究了近代画戏名家关良和高马德、韩羽、刘石平、马书林等人的绘画技巧,从中体会和思考如何在形神兼备之中强化艺术表现力。他在熟练掌握戏曲人物的造型结构和动作规律的基础上,采用活泼、富有变化、淋漓酣畅的笔墨,赋予形象以神采和气韵。因此,他在创作戏曲人物的过程中,不只是局限于对戏人的造型的研究,他通过画戏人了解人,也进一步体味人生、人的品质,洞察人的精神追求。董浩以戏为题材的作品,能让人感受到力和美,感受到一种精神力量。这力和美,既来自于善良温存、智慧神灵的戏曲人物,更来自于人物画家董浩丰富的心灵世界。其作品取有导师马书林的人物神志、线势、形象,取有韩羽的墨意、简约、文雅,取有董辰生笔意的老辣、苍率,取有高马德的秀美。

纵观董浩的戏曲人物画作品形式,集中地表现为人物内心情志、人物之间关系的鲜明个性营造上。给予观者突出的印象是没有陈腐模式,不沿袭前人套路。他重视笔墨,用笔墨写形传神,抒发情思,表现意境,但不为笔墨而笔墨。他十分注意写自己的真切感受,不论水墨还是重彩,既有传统渊源,更自出机杼。他从古今中外艺术中广收博取,融成自己的绘画体貌,兼有精神气势和灵动生机。涌动在他创作中的这种活力,既是他热心投入火热生活与当今艺术大潮获得的回报,也是他与生俱来性格的生动反映。董浩有开阔的艺术视野,他对当前戏曲人物画创作的中国画状况和未来走向有清晰的认识和冷静的思考。他认为,艺术创新仍然是当前画界面临的迫切课题,但创新必须立足于对前人遗产的认真分析和扬弃,缺乏传统文化认知和修养的求新求异,如沙中筑楼,无根基支撑,必是炫耀一时的风景。他的戏曲人物画之所以踏实求新、稳步推进,是基于这种理性的选择。他性格豪放、处事果断,但又不失细密思量。戏曲创作寓灵气于大气之中,精妙细节与整体气势紧密交融,这不能不说是他真实性情的自然流露。

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与山水画、花鸟画相比,人物画最难,而变革更不易。董浩的戏曲代表人物《将相和》《三岔口》《群英会》《玉堂春》等作品,质朴凝重,于光色淋漓中尽现墨彩交融,墨色酣畅,用笔拙而不紧,着色不拘一格,笔墨恣纵,赋彩奔放,简洁的书法线条,还有稚嫩的造型,无不露出以独特的人生经历感悟生活而形成的绘画语言。他表现的武生,如关公、李逵、武松、项羽、周公等栩栩传神,将威严正气的英雄形象诠释得淋淋尽致;他将丑角、花旦、黑头、青衣等彰显得活灵活现,以阴阳相生相克、黑白分割营造气场,以线条势形呼应变化,以动中寓静气律腾挪,以墨色相容生发气韵。用中国画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戏曲中的人物及剧情,则始于近人广东番禺关良,之后河北石家庄韩羽、江苏南京高马德、河南刘石平、北京马书林、南京周京新、北京董浩的相继出现,又为戏曲人物画增光添彩。他以白描、减笔、湿墨、淡彩等抒写,戏曲中冲突中最感人至深的瞬间,定格于丹青之中,简洁而单纯,质朴而自然,以神取胜。这些人物个性鲜明、剑胆琴心、光明磊落,也正是画家本人个性的生动写照。一方面,画家在用心、用笔、用墨描绘戏曲人物;另一方面,画家也用艺术的形式展现自我,品味人生,追求圣境。董浩的戏画中有童趣有真性情,收放自如,并且有中国民间艺术的传统根基,气正神闲,真性、真意、真功夫;挥洒自如,笔墨酣畅,线条、墨色、重彩上都很有自己的气象,笔墨灵动,松中有序,有趣耐看;气韵生动,满卷天真之气,人物形象生动传神,且颇有诙谐趣味,表现出他活泼、幽默的天性,展示了他的绘画才赋与功力,以及较为全面的艺术修养。在京剧表演艺术中,演员的“看”、“瞟”、“盯”、“瞄”等种种眼神,传递着角色内心的信息;画家以极为敏锐的观察力和感悟力加以“捕捉”,并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观董浩的戏曲人物,是一种美妙的艺术享受。它让人们在品味别具一格的笔墨情趣的同时,感受传统戏曲艺术的奇特魅力。品读他的《黑白两道》《闯宫》《自古名旦多寂寞》等系列戏曲人物作品,其艺术形象和故事情节皆为观众熟知,经董浩大胆剪裁、精妙加工、精中取粹,画面平淡天真,不加修饰,简而厚,静而重,淡而韵,于夸张、变形中蕴含幽默,体现出一种儿童般的稚拙之美。古代画论曰:“凡画之作,功夫到处,处处是法,但觉一片化机,是为极致。”这也许正是董浩成功秘诀。

董浩曾专业学过美术。父亲董静山上世纪30至40年代享誉京城,是建国初期第一批书画家之一。他从小耳濡目染,受父亲影响,自幼热爱绘画。天有不测风云,1960年他父亲突患心肌梗塞离开人世。那年他仅4岁,尽管年龄很小,但依然记得父亲伏案写字的情景。继承家学,练字画画,一路走来,从少年宫美术组、学校版报组,到画壁画、研习油画,在这样的氛围里成长。工作后,第一份差事是美术老师。粉碎四人帮,全国急需播音员,在1800个考生中选一个。因从小在电台朗诵,讲故事,董浩有幸被选上。播音后,画画就成为了副业,之前实际是专业画画,业余主持。40多岁,可能是遗传基因起的作用,特别想再拿起画笔。他父亲在画界人缘很好,吴作人、李苦禅大师都去拜访过。他有机缘亲身看他们作画,对他的美术爱好影响很大。包括崔如琢先生,和他同属一个区教研组。上个世纪80年代,一起做过笔会。董浩跟他们在一起,他经常获得点拨,眼见他们作画,更是学习的机会。1999年认识马书林,他们一见如故。董浩当时看到他画浓墨重彩、大写意的戏曲人物,很震撼也很喜欢。后来自己练习,可能骨子里也有这种血统,父亲是京城戏曲名票儿,酷爱戏曲,受他影响。当时的名角马连良、梅兰芳等都被请来他们家唱堂会。他说“我的基因被马书林的画激活了”。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典故、人文故事,服饰色彩的艳丽、夸张以及脸谱的抽象,加上生动表现,所以董浩很喜欢京剧。因他有油画的底子,对色彩的把握存有优势,加之重墨渲染,画得很过瘾。他的戏画创作,既遵守艺术规律,又不墨守成规,在吸收传统精华的同时,求新求变,善于溶汇多种创作资源。更为重要的是董浩重视生活感受,常常有感而发,从生活里汲取最有活力因素,发挥于创作之中,且胸次豁然,胆大从容,敢于用笔纵横快意,用笔常在“粗卤求笔”与“狂怪求理”之间,文心沉雄壮阔,笔墨恣纵飞舞,赋彩热烈奔放,人物线条旋转挫折,画面干湿浓淡彩墨交融,千变万化。真可谓变化万法,熔铸在胸,胆魄为先,纵笔称雄。

    作为艺术家,董浩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的戏曲人物画作品以戏曲生活和重要戏曲历史事件为题材,坚持创作戏曲人物画为弘扬国粹作贡献的原则。如何使这些戏曲题材的作品有文化内涵和相应的艺术感染力?一直是他孜孜以求的。他利用各种机会深入戏楼,到农村、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观察和体验戏曲生活,搜集创作素材,积累大量戏曲写生画稿。董浩继承京津派人物画重视人体结构和强调笔墨造型的传统并努力融入自己的体会,建立自己的艺术面貌。他是一位多面手,擅长写意重彩与写意水墨,戏曲人物或单人、或群体,均在追求形神兼备的基础上讲究笔墨情趣;在笔线的粗细、急徐、曲折、断续和墨色的变化中,讲求画面的韵律和节奏;有时略敷淡彩,从而加强表现力。群体人物构图有的以主要人物为中心,向外延伸、扩展,画面主题鲜明;有时似无中心人物,运用“散”构图形成富有生活气息的氛围。他的写意重彩戏曲人物吸收了民间戏曲艺术的营养,浓重的色彩块面在对比中求和谐,劲健有力的线条勾勒出的人物穿插其中。与其相辅相成,呈现出浑厚而有灵韵的画面。在创作表现手段上他恪守典型时间、典型地点、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要素。虽然这样大大增加了创作过程中的各种难度,但他却能顺势而为,将创作中的难题化解、转换成更有力的表现手段,在发挥艺术表现力和再现戏曲人物真实性之间游刃有余。他能在艰涩复杂的戏曲艺术主题中,挖掘出厚重历史事件里戏曲人物的精神境界与艺术神韵相互统一的秘诀,并能从戏曲人物中找到挥洒艺术感染力的亮点。

    “用笔千古不易”。董浩常年精研中国绘画艺术传统,通过把握和获取笔墨语言的经验,参悟中国水墨的画理,孜孜以求中国戏曲人物画的心象与意境,他又长期研习书法,坚持书法入画的传统,从多种书体中体味不同的笔墨线质和骨力精神。董浩深知戏画需要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笔墨功底。因此,他从“画”到“书”,由“书”入“画”,同时并举。品读他的多幅戏曲人物佳作,画面构成沉稳正大,逼真的历史形象呼之欲出,人物神情飞扬、意气风发,并以其充满激情的创造力跨越了从形似到神似、形神兼备的艺术佳境;以扎实雄厚的艺术功力将数位戏曲人物的形神变化,完美地表现出来,充分表明了他的艺术造诣和技巧已经升华到更高更精的文化层面;他在准确把握了人物气质、性格的前提下,施以染、皱、擦、点,把人物面部神态刻画的细腻而不矫情作态,笔触自然,赋色高雅,将人物键劲、从容的神韵拿捏得十分入味,栩栩如生;作品中融合了他对戏曲人物的理解,纵横涂抹中体现笔墨灵动,天真烂漫而又意蕴深厚。他的画就像他的人,阳光、随意,下笔果断肯定,有大家风范。当今美术界权威专家对董浩的戏曲人物成功塑造给予高度评价。当代著名画家程十发说“董浩从小研习书画,又有坚实的西画造型能力,坚守传统,肆意中见笔墨,可谓戏曲人物中独树一帜;”韩羽说“董浩画戏,戏如人生,粉墨人生,充满童真童趣,跋文大胆,耐人寻味。画戏要若即若离,笔墨精炼,让人久看不厌;”刘大为说“无论从专业角度讲的笔墨意识,还是从题款内容的诙谐幽默,他的作品总是从各个方面体现着这位如今以电视节目主持为事业的画家的心情和性格,开朗、风趣,充满着无限的趣味;”冯远说“董浩画画是下过童子功的,儿时的素描速写让人回忆起那个努力艰苦求索的时代,他回到了我们的美术界了;”崔如琢说“董浩早年在师范学美术,家学渊源,七四年我们就在一起教美术,又一直笔耕不辍,京剧人物笔墨灵动,他的成功转行不是名人玩票儿,而是美术老兵的归来;”董辰生说“董浩是我本家侄子,画作师古人重笔墨又不拘泥于古人,时时都有精彩、新意,是我们董家的好后生。”

 

 

(作者张本平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郑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中原书画院院长、《中原书画报》总编,作家、书画评论家。)
 

 

 

 

《闯宫》

 

 

 

 

《老戏》

 

 

 

 

 

《弹球儿》

 

 

 

 

 

《黑白两道》

 

 

 

 

 

《自古名旦多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