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客服热线
0371-63752045 0371-63752045
服务时间:
8:00 - 24:00
客服组:
在线客服
QQ:

内页-上部

发布时间:2020-02-24 00:00:00

第九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征稿工作启动,欢迎各地山水画家创作精品参加,为祖国70华诞献礼(组委会电话:0371—63752045  65754017 并请关注近期各大媒体征稿通知)!

院藏名家精品展销

资讯分类

通讯地址:郑州市丰乐路与博颂路交叉口路东1号楼郑州市中原书画院  
邮编:450053
电话:0371-63752045 (传真)
63754017(办)
手机:13503814805               
邮箱: 
948057433@qq.com

imgboxbg

搜索

so
imgboxbg

名家推荐

河南-张万庆

2020-06-08 10:20

             张万庆简介

    张万庆 笔名天贝、愚 ,1938年生于河南省汝南县,先后就读于汝南高中、河南大学,曾在开封市展览馆任专业美工,在开封市博物馆研究书画与钱币、在开封市文化局分管书画创作与文物工作,曾任河南省群众艺术馆馆长、中国钱币学会会员、河南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南印社名誉社长,现为河南省中国书院院长。
        张万庆先生的书法,以魏碑和颜字为基础,互相揉合、互相借鉴,他注重魏碑结体,运用颜字笔意,加之文物和金石知识的积累,进一步丰富了他书法创作的视角与领域,从而形成了自身独具的艺术风格,是北魏派书法后来人之一。中央电视台“夕阳红”三字既是他的手笔。
       陶瓷书法,是凭借书法的功力,采用陶瓷制作中的写法、阴刻、阳雕、堆雕等多种技法,使书法在陶瓷上的立体化和三维化体现,是陶瓷与书法两种艺术完美的结合与融会,二者彼此映衬,相得益彰。 张万庆的陶瓷书法艺术作品以书法表现陶瓷系列的共性与个性,形成了陶瓷书法艺术多样化的对立统一。 作品含盖了景德镇,禹州、汝州、佛山、邯郸、淄博、洛阳,宜兴我国八大陶瓷系列,全部以书法作为饰样的主体, 实践体验的广泛性,多样性,深刻性是过去陶瓷制造上从未有过的, 其表现为“利用中国文字天然地提供远比任何 绘画都更为直接,简明,强烈地与主体选择容易发生共振的条件, 针对性地 对陶瓷的共性与门类个性相互关照的实现”,从而实现“艺术作品实践的具体性原则”。
        张先生创作的陶瓷书法作品,品种繁多,既有凝重、大气、浑厚、质朴的四尺大件,又有妍丽、华贵、俊秀、别致的方寸小作,大者与人比肩,小者可把玩掌上。书法、陶瓷、收藏界专家学者认为:张先生的陶瓷书法艺术创作,时间之长、跨域之广、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制作之精,为陶瓷艺术之集大成,开拓了一个新的艺术门类,为艺术陶瓷探索了一条新路,被誉为中国陶瓷书法艺术第一人。

 

收藏热线:0371-63752045 / 0371-63754017

 

 

 

激情放笔书天地万象

 

 

——浅谈张万庆书法艺术与陶瓷书法   张本平

    

 

   中国书法艺术是“纸上音乐和舞蹈的体现”,是活生生的、流动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现力量的美,它是书法家用笔墨在宣纸上挥毫组成的一个有筋、有骨、有血、有肉的“生命单位”,从而成为一个有生命、有空间立体感的高雅艺术品。河南省群众艺术馆原馆长、河南省中国画院院长、著名书法家张万庆先生在多年的书法艺术创作生涯中,“在线的艺术”和“音乐性的美”中表现了他的书法艺术观点,他的每一幅作品犹如生命之流、犹如舞蹈、犹如音乐,观后耐人寻味,让人流连忘返、受益匪浅,作品中美的震撼力令人们精神振奋。

    年逾70的张万庆先生在他60多年的书法篆刻艺术创作生涯中,作品始终体现着一种时代精神和民族气息。作为河南省群众文化事业的领导者,他始终注重在书法作品中高扬时代主旋律,并身体力行在作品中用高亢、健康、向上的精神鼓舞人、教育人。他的书法篆刻作品,既可见厚实的传统书法功底,又有飞扬的灵性意蕴。故能流畅优雅,情趣盎然,给人一种强烈的美感。可以说张万庆先生是中原大地上既有才华又具有优秀品德的艺术家。

张万庆先生既是笔者的长辈,又是恩师,所以多年来笔者一直关注着他的艺术创作的动向及在全国书法界的影响。他高深的艺术造诣及令人折服的人品、艺品,一直是我学习的楷模。他的书法艺术,初宗颜魏,继法篆隶,具有浓厚的笔墨意味与书卷之气,透示庄重稳健的风格特色。他的行书气度雄沉、洒脱飘逸,既有魏碑骨骼,又加颜字韵味;篆书力追秦汉,古雅凝重,既有传统规格,又有金石结体;篆刻以刀代笔,天然率真,节奏变化不失笔韵,苍劲古朴而又刚健泼辣;现代篆书也别出心裁,妙趣横生,让人耳目一新。中国书协顾问权希军先生评其书法艺术为“用笔圆实、凝重朴茂、含蓄大度、敦厚有力”,正应了书法界对张万庆先生“魏碑结体、颜字笔意”的概括,同时也体现了他“北碑派”后人的初旨和独到风格。因而,他的书法艺术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引起了书法界、学术界、收藏界的关注。

同时他的书法篆刻古朴自然、力气内涵,显示出独具的庄重朴茂风格与特色。他用新的结构与形态,创作了以“意象、空间、诗情”三位一体为内涵的现代书法艺术,在当今书法界独树一帜!

笔者无论是徜徉在张万庆先生个展作品间,还是阅读他已出版的多本作品集,都能清晰地感受到他书法的多姿多彩,他从不重复已有的风格风貌,并用内心精神世界的力量赋予点、线、面结构以生命的律动。他凭借自己的深厚的学识、素养和悟性、敏感,不断变换把握书法艺术的角度,不断变换审视世界的目光和时空观念,从而赢得他书法艺术的发展与创新;他还主张在书法创作的过程中,有关绘画的技巧、金石的布局、现代书法的章法,都是可以借鉴的。因为这样做可以拓宽创作的思路、增强创作的活力。他的这一主张,在整个书法创作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归根到底,书法艺术崇尚“以力为美”,然“力由功来”。如同做学问、创事业、练本领一样,皆“功到自然”。任笔为画,墨到字成,以至笔墨应用,心到笔成笔到心会。此种境界不靠浓厚功力是无法达到的。张先生正是在对传统文化的汲取、贯注中,不断扬弃、汰变、吐纳、创新,已达到了气、韵、境、趣的和谐和书品与人品的统一。所以他人品、书品俱佳,真可为“德艺双馨”。他作为一名颇有成就的书法家,身上丝毫没有所谓名人的造作。无论在开封市展览馆、博物馆、文化局,还是在河南省群众艺术馆、河南省中国画院等单位担任领导,不论走到哪里,他严于律己的作风和胸襟宽阔、待人谦和的处世之道,都赢得了很高的威信和广泛的社会影响。为了表彰他多年来的艺术成就,国家文化部1997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为他举办了个人书法展。文化部社文司范崇燕司长说:“以文化部的名义为健在的书画家主办个人作品展,这还是第一次。”文化部为他举办书法展,是从两个方面考虑的:一是参展作品在艺术上能站住脚,有代表性,有创新,有时代感;二是被推出的作者必须爱祖国,德行好。当时展出的276幅作品,内容上分诗词、散文、游记、经文、碑刻、名言、谚语等等;从形式上追求一套一个样,一组一个风格,除书体和笔墨变化外,多为组合字。文化部领导称之为“文化艺术知识的小博览”。还有行家评价:张先生把书法展览变成了多姿多彩的画廊,堪称“书法艺术家”。

张万庆的篆刻作品展出次数不多,但其风格却异常鲜明,有个性,形成独特的艺术符号。他往往以大篆或大篆笔法入印,分朱布白对比强烈,敢于在不平衡中找平衡。在运刀中,哪怕是极短的一笔一画,也要数冲数停,显得既有节奏变化,又刚健有力,既不失笔韵,又具有刀味,是地道的金石之作。其篆刻与其书法作品相比,在苍劲古拙、丰满大气中,更透出一种刚健泼辣的风格。朱文印《一醉方休》、《心系天下》,白文印《四海为家》、《今又重阳》等等,都是他的代表作。

陶瓷书法一直是陶瓷艺术上的一个薄弱环节,有史以来从未形成规模和门类。1998下半年,张万庆先生开始进行第二个书法艺术探讨的新天地,决心在书法与陶瓷两大艺术结合上寻找最佳突破点。为了这一高起点的探索成功,他顶严暑冒风雪,先后数次奔波于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河北邯郸,江苏宜兴,山东淄博,山西耀州,福建德化,河南禹州、汝州和洛阳,全身心地投入陶瓷书法艺术的探索和创作。在长达5年多的时间里,他行程两万余里,在古今10大瓷都创作了千余件作品,2001年出版了《张万庆陶瓷书法作品选》,发行后在全国引起关注。今年准备在上海举办陶瓷书法展,相信开馆后定会得到学术界及收藏界的好评与青睐。

陶瓷书法,是凭借书法的功力,采用陶瓷制作中的写法、阴刻、阳雕、堆塑等多种技法,使书法在陶瓷上的立体化和三维化,是陶瓷与书法两种艺术完美的结合与融会,二者彼此映衬,相得益彰。张先生创作的陶瓷书法作品,品种繁多,既有凝重、大气、浑厚、质朴的四尺大件,又有妍丽、华贵、隽秀、别致的方寸小件,大者与人比肩,小者可把玩掌上。书画、陶瓷、收藏界专家学者认为:张先生的陶瓷书法艺术创作时间之长、跨域之广、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制作之精,为陶瓷书法艺术之集大成,开拓了一个新的艺术门类,为艺术陶瓷开辟了一条新路。中国书协顾问、中国刻字学会会长权希军先生称赞他的陶瓷书法“颇有创意,是一项创举”。国内著名的陶艺大师刘翮天、梅文鼎、徐汉棠、刘立中、方一鸣等人认为“张万庆先生的陶瓷书法是对陶瓷与书法两个领域的贡献”,其作品是“陶书合魂”的典范,“书苑新径,陶艺奇葩”,是国内“陶书技艺第一人”。透过作品看他的创作轨迹和特点,可以说,张先生是国内有史以来进行陶瓷书法系列性探索与创作的第一人。

 如今,张万庆先生雄心勃勃,精力不减当年,每天书法创作不止,已是全国乃至国际上颇具影响的、德高望重的中原大手笔。中原浓厚的文化底蕴滋养着他,中国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浸润着他,使他的学养与笔墨线条构筑着属于自己的书法篆刻与陶瓷书法的艺术语言。笔者相信:张万庆先生的创作方向正朝着“开张峻爽,清劲自由”书风的深度境界迈进,他定能赢来他书法艺术创作的第二个春天!

 

 

 

(作者张本平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郑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中原书画院院长、《中原书画报》总编,作家、书画评论家。)
 

上一个 : 北京-朱守道
下一个 : 北京-李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