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客服热线
0371-63752045 0371-63752045
服务时间:
8:00 - 24:00
客服组:
在线客服
QQ:

内页-上部

发布时间:2020-02-24 00:00:00

第九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征稿工作启动,欢迎各地山水画家创作精品参加,为祖国70华诞献礼(组委会电话:0371—63752045  65754017 并请关注近期各大媒体征稿通知)!

院长有约

全部分类

通讯地址:郑州市丰乐路与博颂路交叉口路东1号楼郑州市中原书画院  
邮编:450053
电话:0371-63752045 (传真)
63754017(办)
手机:13503814805               
邮箱: 
948057433@qq.com

/
/
品读独树一帜的“沈家样山水”

品读独树一帜的“沈家样山水”

2014-07-10 10:29

以山川之妙悟  达画境之高峰

      

                     ——品读独树一帜的“沈家样山水”

     

    在群星璀璨的贵州画坛,云集了许多享有盛名的画家。其中,沈福馨以其特有的山水画风姿引人注目。在数十年的艺术实践中,他不懈地汲取山水画史中的精粹笔法与意蕴,同时不辞辛劳地写生采集,把开掘独特的意境作为其艺术追求,力图通过一幅幅具有深邃蕴含的画卷来讴歌自然之美、人生之美和时代之美。他创作的山水画作品博大精深,追求个性,近山清奇,远山苍莽,尽显静寂、沉凝、虚灵、浑厚之美。他非常懂得山水画的意向性、心象性乃至梦境中的山水境界,用笔讲究厚重感和灵动性,用墨则讲究协调性和表达性,空灵而不失节律,随意而不失法度,意写而不失形象,深厚而不失明快。笔酣墨畅,大美无言,让人一咏三叹。

每次品读沈福馨的山水画作品,总有春风扑面之感。远山近水,淡笔浓墨,构思奇巧,立意深邃,画有尽,意无穷,让人浮想联翩。沈福馨深悟“书画同源”之理,同时他又明确的提出了“书画同源不同法”的独立主张。他认为,书法和绘画共同产生于生产生活都极端原始的新石器时代,在经历了一个短暂的象形文字阶段之后,很快就分道扬镳了。它们分别在自己的艺术发展道路上充实、发展着自己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书法走的是抽象的道路,在千变万化的笔痕墨道中,运用笔墨的疏密浓淡、轻重急习、字体结构、文字内容等一系列手段,来表达书家的精神情感,传达着书法艺术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对于书法作品内容的理解,除了经受作品本身所具有的风格特征的感染之外,更多的需要从文字符号在观赏者头脑中的转换来获得。而绘画则不同,它除了工具与书法大体相同,表达方式也同样具有枯湿浓淡、疏密聚散等韵律感之外,在表达方式上则另外有一整套独自的方式方法。例如皴擦点染、例如色彩、明暗、构图、透视等等。至于用矾、布粉、泼墨、泼彩等一系列的特殊技巧,则为绘画所独擅。绘画所要表达的内容比较直观,比较明确,同时也不乏比兴、寓意等一些手法。正是基于如此的想法,沈福馨一贯追求的,不是笔情墨意的书写性,而是画面的表达性。他钟情于隋唐宋元的绘画,尤其对宋画下过极大的苦功。无论是宫廷画、文人画、民间艺术、庙观壁画他都喜欢。他注重从各种艺术门类中吸取营养,来丰富自己的创作。他的画笔力遒劲,点染有力,干湿浓淡,皴擦飞白处理得得心应手,使笔墨与情感、造化与心源完美融合,毫无漂浮之感,可谓上得传统之精要,下通时代之灵变。观其作画,立笔横扫,势若风旋,落笔重而收拾细,用心放而能敛。在他的山水画作品中,水墨的柔和、润泽和皴擦的刚健、硬朗相得益彰。他的精彩之处在于能于繁密处把握适意,苍莽中转见雅逸,他是个驾驭笔墨的高手,是个充满哲思和才情的智者。“画修养、画气质、画格调、画意境”在他作品中时时体现。

在丹青之余,沈福馨也勤于习书。他上追二王,下临苏黄,对米南宫尤其钟爱。《研山铭》《蜀素帖》《虹县诗卷》《苕溪诗卷》不知道临习过多少遍。黄宾虹曾说,“中国画的画法自书法中来,自真、草、隶、篆中来”,沈福馨无疑深谙此,道。他也以书入画,将书法的线条融于自己的写生作品之中,诚所谓“石如飞白木如籀”只不过他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将书法的线条拿过来直接用于绘画,而是赋予它更丰富的表现意义。他的画一言以敝之,既是“客观”,又是“主观”,既是写实,又是写意,即十分具体,有非常诗化。他坚持走中国传统绘画的道路,刻意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传统技法的着力苦工。又不断追求山水画的写实性、地域性,强调师法自然,笔墨当随时代。他不仅致力于贵州本土山水的研究与创作,同时也关注祖国的名山大川,结合传统笔墨,又吸收古今名家技法融汇贯通,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画风。

中国山水绘画历来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师造化,就是向自然学习,从客观自然中吸收养分,搜集素材,获得灵感,进行艺术创造。沈福馨深明此道理,从临习传统绘画里体会到许多笔墨精神。中国绘画的传统是古人自写生中得来,古人亲近自然,亲近山水,而自然环境与人文形态也赋予山水以生命,进而彰显了笔墨的程式与语言。他无数次在华夏大地采风,体验生活,感悟山川灵性,画了大量的速写“‘墨渖留川影,笔花传入神’此之谓也。”(明·唐志契《绘事微言》,湖南美术出版社《明代画论》P251)他注重在大自然和生活中获得真情实感,注重在写生中领悟山水性情,用以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然后再静观之中,以直觉的方式,去完成自己的作品。从《侗乡晨岚》《春水浩淼》《湍流》《苍岭横云》《黄海云涛》《金海银山》《山路风清》等作品中,可以看到他传统和生活能较好地结合在一起,初步形成了他苍润,古朴,鲜活、灵动的艺术特色。师自然,是写生,但又不是单纯的写生,等同于照搬自然,从小的方面来说,写生过程也是创作过程,有改造,有取舍,有画家感情的移入,最后情景交融,人画合一。以大的方面观之,师造化就是以天地为师,以万物为师,踏遍千山万水,遍访名师高人,在旅途中思考,在行走中超越,最后,在自然中完成自己生命的升华,再通过手中的画笔将自己感悟点染于尺寸宣纸之上。沈福馨的创作之路正是遵循了这样的一条践行之道,从他的山水集里可以看到这些痕迹。人生境界的超越,促成了他艺术境界的升华,而艺术与人生的相辅相成,初步形成了他质朴的面貌。自然的真、善、美与自己心中的热爱,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互相交融,归于一体。正如沈福馨在自己文章中说的“画画的历程就是生命的历程,我在画画之中燃烧我的生命。在创造的岁月中,展露了我的灵魂。”翻开《沈福馨山水画集》中《雨林听泉声》《淼》《梵净云山图》《翠云廊》《翠谷松风图》、家乡水系列之聚汇》《春潮》《雄风》《银浪》等作品,主要体现了画家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也是画家对自然用独特的审美眼光加以取舍,再融入自己的修养而综合反映在纸上的精品之作。这需要画家在领略自然,体验自然,感悟自然中契合的灵性融合。看到沈福馨的画册就会知道,在他笔下表现的画面,幽密深邃的山水作品后面,更是画家内心的感受。他喜欢自然,更喜欢现代文化体验的真髓,但他的山水画让人感受到他对传统的追随,传统的融入与现代的默契反映在画中,再恰当地抒发自己的感受和静悟,这样反复的审美心态和生活积累使他的山水画更耐看、耐品。又如他画册中的《黄姚纪游组画《榕荫古道》《双桥联珠》《古镇迎客》和《临水客栈》等作品,都是反复构思,精心用墨,多次皴擦而完成的作品。他能较好地控制勾勒线条和皴染结合,并略施花青和赭墨渲染。清淡素雅,给观者以身临其境之感,更给人有山高水长之景观。

沈福馨画作精彩之处,是其山水画面的气势、气韵和笔墨神采。气韵追求的是生动,气势追求的是磅礴。气韵得志,趣分雅俗,气势得象,象分大小。古人论画并非没有谈及“势”,只是“气势。”明代的唐志契在《绘事微言》中甚至把气势作为气韵的附庸。他说:“气韵生动与烟润不同。世人妄指烟润为生动,殊为可笑,盖气者有笔气,有墨气,有色气;而又有气势,有气度,有气机,此间即谓之韵。”(湖南美术出版社《明代画论》P263-264)即便如此,唐志契的这段论述还是提醒我们,第一,当时的确很多人把“气韵生动”视为“烟润”,否则,他便没有“殊为可笑”的理由。第二,尽管明确言及“气势”,但是,他的这有一关“气势”的言说只是随笔滑出,并未深及人心,自然也会滑出时人之眼,引不起人们的重视。其实,无论气势还是气韵,俱为元气之分支。当我们将“势”“韵”二字分别与“气”字连言时,便是在不同的审美范畴内讨论气之“形态”,气势与气韵也分别成为了北派与南派绘画的旗帜,即北派生势,南派生韵。词典中说,韵与势分别有和谐与威力之意。此亦是证明气韵和气势乃是两个不同的美学形态。只有两者的双峰并峙,中国艺术才可能一水中流。否则,便只能畸形发展了。沈福馨的山水画,那样气势磅礴,为我们呈现出来的是一种不屈的精神气质,充分表现出他作品的“气韵生动”。他牢牢把握画中的“势”“质”在其中的规律,形成了他的作品既有“气势”而又有“生动”鲜明的个性语言。

与许多山水画家一样,沈福馨也面临着如何继承、创新中国画的时代课题。面对当下纷繁复杂的理论主张和水平良莠不齐的变法实践,他没有困惑和迟疑,而是坚定地选择了以传承为主导,同时又不断从生活中吸取营养来发展、创新中国画的途径。他力求扬长避短,发掘传统精髓,进行转换性创造。所以他的山水画,即使是摹写古代名家笔意,也绝无任何消极避世的意味,或荒凉与悲情之感。在对现代生活的深入观照中,沈福馨感悟着时代发展带来的愉悦和充实,实现着中国画内涵的转换和丰富。看了他的作品后,感觉结实、有气魄。他画的崆峒山组画、黄姚纪游系列、热带雨林系列及贵州瀑布系列,幅幅作品带有时代性、民族性,呈现出中国画的“正气大象”,奏响的是黄钟大吕的交响乐章。他的画面有充足的光线,写实主义的因素运用得蛮好。画水更是他的强项,黄果树瀑布的水流浪花、奔腾咆哮是他自己发明的独特技法。我认为,沈福馨是继马远之后画水画得最好的又一位画家。沈福馨所作皴法的努力探索也是很有成效的,多树的山、坚韧的石、流动的云,都很见工巧。他已取得的成绩和他更宏伟的抱负在诸位的期望之间。

笔酣墨畅,大美无言,艺术的使命就是表现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沈福馨的山水华章,总有一种精神的强烈触动,总有一种美在山水之中的强烈感染。高明的画家常把一张白纸作为太空,赋予其彼时彼地的精神情感,在无边无际的太空自由地驰骋,从而产生了点、线、面、叠加、渗透、摩擦、转折,行笔的缓急、轻重、粗细,使得技巧的虚与实、巧与拙、繁与简、疏与密等矛盾达到了和谐统一,这便是笔墨与精神之大“和”。“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孔子的这八个字是儒家强调道德修养的一个标志,从而引导人们在山水的观赏中获得对自身人格力量的审美体验。同样,庄子曾说“天地有大美不言”。儒家积极入世,其心目中的山水已是载德成仁的对象;道家虽然主张归隐山林,返璞归真,但这种无为思想一样体现出对大自然和自由的向往与热爱。这两种主张殊途同归,都认为美在山水之中。美在山水之中,是一句意蕴极深的艺术箴言,非常值得玩味、解析、探求。作为画家的沈福馨心无旁骛地追求艺术,也修成自我,求得“人画合一”的至高境界,也日臻这一最高境界。

艺和德是一对腾飞的翅膀,只有一对翅膀一同展开,才能飞向艺术的高峰。沈福馨不仅艺德皆高,而且身体力行,为活跃美术创作、发展贵州美术事业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可谓影响日盛、和声弥远。他在新时代造就的新艺术世界里施展着无尽的才华,也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尊重。他作为一位有悟性、有个性的人本主义画家,长期以来积淀学养,追求精神感悟,以对山川的妙悟达到其诗化山水境界的高峰,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以深情的笔墨创造性地描绘了祖国山水的圣境天象和风土人情,显示出驾驭中国山水画的非凡功力,有实力地代表了当今贵州画坛的高水准,被誉为“沈家样山水”,因而得到艺术界和收藏界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