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客服热线
0371-63752045 0371-63752045
服务时间:
8:00 - 24:00
客服组:
在线客服
QQ:

内页-上部

发布时间:2020-02-24 00:00:00

第九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征稿工作启动,欢迎各地山水画家创作精品参加,为祖国70华诞献礼(组委会电话:0371—63752045  65754017 并请关注近期各大媒体征稿通知)!

院藏名家精品展销

资讯分类

通讯地址:郑州市丰乐路与博颂路交叉口路东1号楼郑州市中原书画院  
邮编:450053
电话:0371-63752045 (传真)
63754017(办)
手机:13503814805               
邮箱: 
948057433@qq.com

imgboxbg

搜索

so
imgboxbg

名家推荐

广东-罗镜泉

2020-06-08 10:02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罗镜泉是我结识的富有个性和创造力的著名画家。他擅长花鸟、人物,尤其最擅长画鸡,其作品深得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他无意于固守传统,无意于自我表现,无意于某种成熟的技巧和法度去造就所谓风格。他是以真诚自然的心态陶冶在笔下的花鸟天地之中,听任情感和创作欲望的驱动,让自己的才华灵感和表现技法在画面上自然融合,达成人与画的和谐与统一。他善于运用的独特的手段制作各种各样的肌理,肌理的抽象性和不确定性产生了微妙且动人的种种“天趣”,仿佛在弹拨着林间小曲,欣赏着清趣的荷塘、绽放的荷花、双飞的情鸟、纷飞的蜂蝶……此景此情,似有乡音缭绕,爽心怡神。

罗教授在创作中,常以鸡入画,可以说是他选择了一个好题材。他说,鸡是我国劳动人民喜爱的家禽,国人对“鸡文化”情有独钟,更有“雄鸡一唱天下白”的诗词礼赞。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鸡有“吉祥”的美好寓意。西汉经学家韩婴《韩诗外传》称鸡有五德:“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

为艺之事,一靠生活,二靠灵感,三靠诚实,具备了这三条,只要肯做,都能做到。罗教授的画鸡是在生活中获得创作灵感。这表明艺术创作只要找准方向,掌握好方法,一步一步地向前,就会水到渠成,直到出现新的洞天。罗镜泉教授借画鸡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他为笔者画的“百鸡图”长卷中,各种鸡的姿态栩栩如生,生动传神,它们或聚、或散、或卧、或立,或低头或觅食、或昂首打鸣,或奔跑,或闲庭信步,或俯首、或低语,或温馨、或团圆,真是千姿百态生动传神,一派自然天趣。该做彰显出长卷的气势和中国画的精神。长卷中有一大公鸡昂首挺胸,浓墨、焦墨皴擦的鸡尾翘天而立,润笔、淡墨皴染的鸡身威武雄壮,鸡脖上的羽毛做留白处理,用笔苍劲有力,细笔勾勒的鸡爪粗壮有力,鸡喙尖锐锋利,鸡冠迎风而立、红艳夺目。这只公鸡宛如一位首戴红冠、身着青袍、昂首挺立的“大将军”。画面右下角的几只小鸡正在觅食,衬托出此鸡的伟岸与强壮。罗教授说,画中的这只雄鸡代表的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形象,因此在画画的同时,自己的心态也年轻了许多。罗教授画鸡不仅从传统绘画中汲取营养,而且还大胆吸收西方绘画的一些表现技法,力求形成自己的绘画语言。他注重观察、写生,经常到农家院和养鸡场中观察鸡的一举一动,熟悉它们的生活规律,捕捉、表现它们的神韵。他看到雄鸡司晨报晓,雌鸡生蛋孵雏,在日常生活中与人类关系密切,于是他以情感入画,借画鸡来表现人们温馨的生活。在“百鸡图”长卷中一段,篱笆内,树荫下,几只小鸡正在争着啄食,其中一只捉到一只蚯蚓,高兴地向其“父母”炫耀。老母鸡俯下身,用赞许的眼神看着它。大公鸡则昂首挺胸,一副自豪的表情。这“一家子”的欢乐、温馨气氛给人以很强的感染力。

艺术作品少不得兴趣、情趣和意趣。罗教授画中的群鸡天真烂漫、意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在他的“百鸡图”长卷中另一个板块中,他把公鸡和母鸡画的正在“对话”,从公鸡与母鸡“窃窃私语”的暗示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此种画所内含意趣、意境的别具一格。显示了经过严格专业训练的画家具有非同一般的审美素质与处理能力。所以笔者认为,他的“百鸡图”长卷,都是经过一番认真细致的观察与巧妙安排,精心经营创作的代表作。
罗教授借画“百鸡图”来传达一种昂扬奋进、自强不息的精神,颂扬勤劳勇敢、坦荡守诚的美德。他的长卷给人一种温馨、和谐的美感享受。这不仅得益于他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文学知识,而且也得益于他在技法上的创新和突破。他十分注重表现鸡的造型特征,将中国传统写意花鸟画的皴擦、积染与西方的点、线、面和体块感双向打通,因此他笔下的鸡既有传统笔墨意趣,又有现代形式美感。文如其人,画亦如其人,罗教授的画大多内涵丰富,这是他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画外功夫扎实的体现。祝愿罗教授沿着已开辟的路大胆地向前走,画出更多更美的画卷。

 

 

 

收藏热线:0371-63752045 / 0371-63754017

 

 

 

                 丹青情结   翰墨春秋

                      ——解读当代画家罗镜泉教授的绘画人生   张本平

    案头,一部凝重且极具艺术价值的国画典籍——《罗镜泉画集》,几经详读,受益匪浅,感慨甚多。

    此画集记录了罗镜泉这位渐近古稀、生于南国、成于中原、复返授艺的艺旅奇才几十年辛勤探索的历程。他大胆采用新的水墨画媒材,以个性化与之相适应的形式技法和独特的绘画语言,“从心所欲”地尽情挥洒,创造出了一幅幅的精彩画面,巧妙传达了对民族文化传统精神与人性的深彻领悟,体现了艺术家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人道主义情怀。其扎实的写实功底和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美术理念的巧妙结合,使其画风雅韵沉雄,精彩、奇丽。其牡丹多彩奇变、技法独特,或浓艳淋漓、娇容如醉,或渴笔勾皴,大虚大空、光彩照人。他绘白色孔雀借用逆光和外光,空灵高雅;所描鸡群饱含田园诗趣。紫藤、青鹭、荷塘、鸟雀等均有独到之处。其画风于岭南画坛独树一帜。

    笔者与罗教授,一因均属艺界同仁,二则罗氏20余年,宿枕中原黄土,餐饮黄河之津。他先后在周口淮阳师范、河南大学任教,多次畅谈,成为志同道合深交的知友。博大的中原文化为罗教授的成长提供了不尽乳汁,他熔中国传统山水、花鸟、人物画技法与西方之素描、水彩及版画于一炉,显示了其艺术的宽泛性。

    罗教授1937年出生于广东兴宁一个贫苦的家庭,自幼嗜画如命,1956年考入湖北艺术学院附中,1964年于该院本科毕业。8年的专业苦读,罗先生是极为艰辛和努力的。在大学里,他是有名的“拼命三郎”。在校创作的《妇女队长》、《金色洪湖》,分别参加了中国美协主办的“公社风光美术展”和文化部、中国美协联合主办的“全国高校毕业生作品展”。1965年创作的《夜深人未静》参加全国美术展,被人民大会堂收藏。1984年创作了《老人》,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由此,我们看到了一个满怀抱负、立志为祖国艺术事业献身的罗镜泉。在艺术之路上探索了数十年,其中青年时代有20余年在中原大地广博雄厚的艺术氛围中陶冶。河南古迹甚多,罗教授遍游之余,揣摩古人生活,创作了古代文人、仕女起居行吟图等。中原人敦厚淳朴、热情爽直的性格对罗先生影响甚大,他的国画佳作《老人》,塑造的就是一位形神兼备的中原农民,作品受到业内人士及广大收藏家的高度赞誉。

    罗教授1986年从河南调返广东,在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1981年春节,他那色彩淋漓、神韵万端的牡丹图在广州的“名家画展”中令观者惊奇,当时广州画院秘书长王立先生称其为“广东牡丹第一家”,并叫他画竹造诣颇深的夫人从师罗先生学画。罗教授后来画了不少牡丹佳作。为广东省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侨联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作品在港、澳、台、泰、日、德、美、英等深受赞誉,不少作品被收藏。

    其“牡丹”何能如此传神,达到如此境地?那是长久的中原文化养育了他——每年暮春时节的洛阳,市委附近的牡丹园及洛阳王城公园,花开十里,成千上万株牡丹,黄绿红紫争相竞艳,绚丽璀璨,飞叠于翠绿之间。罗先生面对如此喜人花海,边吟唐人名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边巡视于绿丛锦云之中,醉心观察花枝叶瓣,细心记录各色牡丹成长中的细微变化,倾听花王陈述,领略牡丹神采。在长年累月的精心观察中,发现了牡丹叶子在不同光照下的色彩变幻,不同品类牡丹花由深到浅地不断演变……“姚黄”、“红石”、“兰田玉”、“豆绿”……这些牡丹王国的佼佼者,各呈精艳,千姿百态。诚想,胸中已有名花万朵,下笔自会酣畅淋漓、娇露欲滴、仪态万方!正是河南人民对牡丹的数千年热爱的熏陶和其十五载面对名花艳海的千锤百炼,才造就了罗先生笔下的“牡丹”!罗先生不仅完成了牡丹在穗的显赫,其代表作之一——人格化的牡丹图《晓雾初开》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牡丹作品展”中,同中国国画界泰斗与大师们的典范作品并列悬挂于正厅。展出中,全国政协副主席胡启立在该画前驻足良久,请罗教授为他详细讲解此画的创作构思、技巧和创新突破。展览结束后,在京几家博物馆和一些著名收藏家收藏了罗教授随行带去的多幅精品佳作。

    中原地厚,农民善养家鸡。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罗先生对农舍中可爱乖巧的大鸡小鸡就开始认真观察,细致记录,写生创作,十几年不停。为画好鸡,他仔细了解鸡的生活特性,经常画到子夜人静。他观察鸡、画鸡,达到了一般人不好理解的如痴如醉之境界。前前后后,他共画了万余只大小不同的鸡,并能讲解许多一般人很难搜集到的有关鸡的奇闻趣事。所以,罗先生画鸡早已进入得心应手之境,出神入化,不无天趣,寥寥几笔,就能将各种鸡的形态、精神形象刻画出来。有时还用泼墨泼彩的手法,一下子就可以将一只神采活现的公鸡(或母鸡)勾画出来,栩栩如生,形神兼备,或喜或怒或哀或乐各有分寸,多姿多彩。《葡萄架下》的公鸡,俨然像守护神,而母鸡,却流露出不尽爱意,信赖地依偎在“老公”身旁。动物乎?人格乎?活脱脱的“夫妻情深”!

    难怪《鸡趣图》荣获全国书画家作品展一等奖,多幅颂鸡佳作被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泰、日、澳、港台多家博物馆收藏。前段时间有学者在《美术观察》上载文曰:“在当代中国画墨法大师中,石齐曾以其酣畅淋漓而盛名一时,石虎又以奇肆诡谲震惊画坛,而罗先生的画,则以其清新秀雅,跻身于墨法大师的行列中。”

    在传统基础上创新是十分不易的,尤其是能否恰当选取描绘题材,是每位探索新途的艺术家常常遇到并需认真解决的一大命题。历来中国文人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比照做人的清高。罗教授针对传统题材荷花,试以新技法表现,作过精心的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教学楼旁,有一片幽静的荷塘。每逢夏日,挺拔俊美的丛丛荷花清香远播,令人心醉。配以拱桥曲径连接内外,且偶有外来飞禽涉池,更增情趣。这是一片诱人的好去处,为罗教授提供了观荷、描香、采风、创作的优雅环境。罗先生不少荷画初稿均由此产生,及至后来成就佳作,观者无不从中意会出众多画外之情及理解画家胸中绵绵之意。

    这片荷塘曾给在校师生增加无限幽美,更为罗教授提供了领悟自然、捕捉精灵、表达胸怀、更新传统国画程式的参照物。如今,这片清雅和美妙早已远去,但兰香却长留在罗镜泉教授的画集中。远去的幅幅“香荷图”己变成喻意深远的艺术佳品,遥存于欧、澳、亚、非及南北美洲。

    “天道酬勤”!曹立奄先生早年的手迹,引领罗公步入了探索之途。也是罗先生的优秀素质,专于艺,短于辞,这个极守本分的“绘画人”义无返顾地耕耘于丹青,献身于艺坛。他性格深沉,即使在那轰轰烈烈的年代也如斯这般,总也不能被“发动起来”。人家恼了,狠批这个“白专典型”。可他就是不记恨,这样的好品性和那宝贵的性情,使他能在闹中寻静,心底雅肃,集中精力把自然界细致地观察清透。诸多佳作中的那份极尽安适与幽美情调和静中有动的思绪,以及南国的温馨雅韵,皆出于此。

数十年锐意进取,是成就今日罗教授辉煌的关键所在。笔者在他的画室看到了大量的中外有关资料和文学名著,一律为私人藏书(每册均注有购入地点和时间),多部因常常翻阅早已糟黄,让人感慨!罗先生笔下的人物、荷塘、牡丹、鸡群、一枝一叶,怎能不含文情和哲理!

今日,罗教授虽已退休,但他的思想更加轻松地进入了另一层创作天地,进入了他第二个创作的春天。祝罗教授在今后创作的生涯中,为社会、为人民创作出更多、更美的佳作来。

 

(作者张本平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郑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中原书画院院长、《中原书画报》总编,作家、书画评论家。)
 

 

 

《秋艳》

 

 

 

 

 

 

 

 

 

 

 

 

 

 

 

 

《清凉世界》

 

 

 

 

 

 

 

 

 

 

 

 

 

 

 

 

 

 

 

 

 

 

 

 

 

 

 

 

 

 

《故国秋趣》

 

 

 

《雄风》

 

 

 

 

《春曲》

 

 

 

《国色天香》

 

 

《春酣》

 

 

《国色天香》

 

 

《亭亭款款为凉秋》

 

 

《春韵图》

 

 

 

 

 

 

 

 

 

 

 

《荷塘晨韵》

 

 

《雨洒荷塘》

 

 

 

《春雨含情》

 

 

《秋塘风韵》

 

 

《清凉世界》

 

 

 

《春暖图》